论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1912-1921)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ing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而青年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思想信仰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把1912年6月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一时期的毛泽东称为青年毛泽东。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指的是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学习、比较、批判和借鉴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在吸收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对待中西文化,力求把两者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是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本论文主要围绕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内容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条件、文化渊源、个人因素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探索民族自强的发展道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但是都以失败告终,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处于迷茫中的知识分子带来新的希望。青年毛泽东正处于中国社会动乱的时期,外受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入侵,内有清政府腐败统治,内忧外患纷乱交杂。他入学启蒙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奠定了思想上的文化根基。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青年毛泽东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为其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模式,湖湘优秀的地域文化对他不断地加以熏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为他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学校教育及自小就具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对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形成都有着独特的影响。其次,“先中后西”、“取于外而资于内”是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基本态度。青年毛泽东不断追求进步,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待中西文化时所应采取的态度,由信奉中国传统文化转向接受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的观点,由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到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新思想的实践活动。最后,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进步性、中西融合的辩证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他的中西文化观明确了辩证吸收与借鉴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方向、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了发展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当今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具有借鉴意义。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加强对它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强化对毛泽东一生文化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于增强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
1前言我国燃煤中约有三分之一用于火力发电,减少火电厂SO。排放是治理酸雨和SO。污染的重中之重。炉内喷钙脱硫结合尾部增湿活化技术(LIFAC)因流程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而且
青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青年人才的主要特点及加强国有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国有企业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误
有人说电影《红色恋人》是革命的题材,反映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爱情,是由外国人编剧、好莱坞演员加盟,由香港所谓的“情圣”张国荣主演,在中国有关革命题材的电影史上,实现了零
要紧紧盯住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放松,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手软,在化解集体访过程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和实现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从而真正维护
列宁农民问题理论是列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列宁等相关经典著作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给予理论上的关注和回答,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分析和反思全球化实践及其不同的学说,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
随着互联网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影响的加深,探讨网络环境影响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档案实践与理论所需。本文将梳理网络环境影响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构
<正> 价值取向的冲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正在超过其有形资产部分。商业秘密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获得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