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运气学说对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集中论述运气学说的《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入手,研究其中关于象科学的内容,探讨运气学说的象科学基础。运气学说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籍和文献两个部分,对从《黄帝内经》问世至今的九十六本相关书籍、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整理,发现运气学说的研究可分为典籍训解、理论阐发、临床实践、推演术数、现代研究、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等七个方向。在这七个方向对运气学说的阐释中,均有大量篇幅都是对物象的描述。象科学是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注重从自然整体层面研究事物的规律,以观物取象为认知方式,意象思维为思维方式,意象逻辑为逻辑体系,对运气学说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的运气学说研究对象科学的论述并不系统,故本文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逻辑体系三个层面对运气学说的象科学基础展开研究,以期厘清象科学在运气学说中的作用。“七篇大论”中对物象的描绘,有以阴阳、五行、八卦为自然整体模型进行分类描绘,也有从天体、生物、气候等学科角度进行观察记录。这些描绘方式都没有对现象进行割裂、抽象、分离,保留了现象的整体性、自然时间性,是运气学说的研究基础,体现了运气学说观物取象的认知方式。“七篇大论”将天象、物象与人体的生化、病候相联系,在保证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客体,顺随事物的自然生化过程,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主客相融”的认识观,提出了以观察自然整体状态下的现象为基础的范畴,即“幽明”、“胜复”、“终始”、“升降”等,强调全面、彻底地研究事物,重视事物的整体性;提出维持宇宙整体稳态的调节手段;跟踪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关注时间因素;在不预设、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观察事物,通过把握事物自然整体的现象本身,掌握事物运行的整体规律。运气学说的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象科学的意象思维。“七篇大论”重视现象的时间过程,发现了时节变化对事物生化的重要影响,满足时行律;注重对天地大道的把握,承认“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满足易简律;强调事物之间的感应关系,满足感应式规律;按功能、行为特点将事物条分缕析,并据此推测未知事物的功能、行为特点,满足境域式规律;发现了事物运行中多层次的常规性现象和过程,满足常守式规律。而象科学的意象逻辑主要包括时行律、易简律、感应式规律、境域式规律、常守式规律,故运气学说的逻辑体系是象科学的意象逻辑。通过对“七篇大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运气学说以象科学为思维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中医理论体系与象科学的关系,我们发现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也采纳观物取象的认知方式、意象思维方式和意象逻辑体系,因此,中医理论体系的思维基础也是象科学。文后附有《黄帝内经素问》“七篇大论”校注,是校级自主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基础。以郭霭春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为底本,参考多种校本,校勘影响文意的实质性异文,并出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