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自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发展高效农业的决定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伴随着我国高效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户兼业化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农户通过兼业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同时农户兼业化也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因农户兼业而变得更加多元化。但现阶段农户兼业化的平均水平还比较低,由此引起的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业规模经营受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素质降低等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户兼业化发展的水平,也将影响到我国高效农业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对农户兼业化背景下高效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农户兼业化与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关系,研究农户兼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相关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以下七个部分对农户兼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农户兼业化和高效农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不足。第二部分为农户兼业化和高效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兼业农户、农户兼业化、传统农业和高效农业,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恰亚诺夫理论、理性小农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资源互补理论和诱导型技术创新理论。第三部分为农户兼业化和高效农业的现状分析。对农户兼业化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农户兼业化的形成原因、农户兼业化的特征和农户兼业化的不同道路三个方面,对高效农业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高效农业的发展历程、高效农业的特征、高效农业的内容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为农户兼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效农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空洞化、农业技术进步停滞和农村土地利用率降低。第五部分为农户兼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条件分析,首先阐述了农户兼业化与高效农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农户兼业化应选择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资源适度集中型的道路,其次对高效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为荷兰、日本和我国台湾省高效农业建设的经验介绍,分别介绍了荷兰、日本和我国台湾省高效农业建设的特点与成功经验。第七部分为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目标及对策,首先探讨了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目标和评价准则,其次提出了农户兼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效农业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加快我国高效农业的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