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以北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既有住宅区为例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8689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城市住宅建设由停滞走向恢复,并迅速发展,缓解了当时住房极度紧缺的状况,并进行了各种探索。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住宅区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环境质量低、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愈发突显。针对这一问题,作者随导师对北方四个城市的七个住宅区进行了调研,力图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中寻找针对这一时期住宅区公共空间的有效改造对策。   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剖析了对当时的住宅区公共空间设计产生影响的设计理念以及我国住宅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对影响住宅区公共空间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城市的角度入手,提出住宅区公共空间的内涵,分析住宅区公共空间与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人”的角度入手,对住宅区公共空间的各种使用者群体的需求进行研究。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在对北方若干既有住宅区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住宅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经验、国家及各地区现行的改造政策等进行了分析与借鉴,最后针对该地区既有住宅区公共空间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改造原则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模式,以唐山市培仁里小区和哈尔滨市嵩山小区的组团内部公共空间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方案。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渐加快,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在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关系下,人口的增长使城市土地供给的需求相应增加,城市空间向周边及外围不断扩张,外围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程,同时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实现历史街区的“真实”延续和发展。   首先,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历史街区保
竞技运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奥林匹亚的“阿瑞忒(arete)理想”,经历古罗马的“野性”、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决斗风范”直到现代奥林匹克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品
住宅小区入口空间是住宅小区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也是小区与外部环境联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它的设计影响着住宅小区整体的规划布局,标识出小区在其所在地段和城市中的区位,同
一个世纪前开封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河南大学作为思想自由、文化开放之地首先受到冲击,河南大学教育建筑开始表现出近代建筑的特点,这些建筑包含的信息极为丰富,不仅具有传统
街巷空间是乡镇聚落外部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联系着聚落内外,组织起乡镇内部的交通,也是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促进居民交往、传承地域文化、整合地区资源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城市对办公面积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随着当下急剧膨胀的人口数量与有限的土地资源面积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高层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受到局限,而目前的城市建
本文撷取20世纪初作为一个考察与研究的层面,主要研究了这一时期天津河北新区近代化的发展情况。首先分析了推动20世纪初天津河北新区近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巡警制度、
20世纪下半叶,在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材料开发取得突破的带动下,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地球村”的每个角落,全球竞技冲淡了地域特色,强化了融通的特点,建筑材料类同,建造技术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