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单级高频链逆变电源控制及并网技术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单级高频链逆变技术可以克服周波变换型单级高频链逆变技术中双向开关换流引起的电压尖峰和控制逻辑复杂的问题,又可以解决电流型单级高频链逆变技术的电流应力大的问题,在中小功率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阐述高频链逆变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高频链逆变技术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准单级高频链逆变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情况,对准单级高频链逆变电源拓扑、闭环控制和并网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在推挽式准单级高频链逆变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正激电容器,提出了推挽正激式准单级高频链逆变器拓扑,该逆变器继承了推挽逆变器所需功率开关少、结构简单的优点。由于正激电容的引入,不仅可以抑制高频变压器发生磁偏引起的磁饱和,还可以吸收变压器漏感能量,箝位功率开关电压,减小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采用对称组合式单极性PWM调制方式,可以实现所有功率器件的软开关。在原理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1kVA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能够实现四象限工作,整机效率达到85%以上。为了适应高压输入和较大功率的应用场合,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全桥式准单级高频链逆变电路,设计制作了3kVA实验样机,整机效率达到88%以上。采用双调制波单极性PWM调制方式不需要输出电压极性信号来切换控制逻辑,在同样的控制逻辑下就能够实现四象限工作,简化了逻辑综合电路,并且可以克服对称组合式单极性PWM调制因极性信号相位误差引起的输出电压过零畸变,改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针对全桥式准单级高频链逆变电路完成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为了提高抗负载扰动的能力和改善非线性负载下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引入了负载电流前馈控制。阻性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THD达到2.02%;非线性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THD为4.17%。二自由度PI控制器具有两组独立的控制参数,可以根据系统的抗扰性能和跟随性能独立整定。将二自由度PI控制技术应用于准单级高频链逆变器的波形控制中,可以克服传统PI控制难以保证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同时最佳的缺点。为了拓展准单级高频链逆变器的应用领域,开展了准单级高频链逆变器并网控制技术研究,提出了电网电压前馈解耦准比例谐振并网控制技术。比例谐振控制在正弦电流跟踪控制中可以实现零稳态误差,电压前馈可以解除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之间的耦合关系,消除电网电压畸变或扰动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完成了电网电压前馈解耦准比例谐振控制和PI控制下的对比实验研究。逆变器并网运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孤岛效应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孤岛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电网中大负载的投切引起的虚假孤岛保护现象。并且在判断出孤岛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才引入电流扰动,克服了有源扰动方法对电网的污染。为了消除该方法具有检测盲区的缺点,进一步提出了电压前馈正反馈扰动孤岛检测技术,孤岛发生后,系统会产生强烈的正反馈,使公共连接点的电压迅速偏离稳态值,从而可以检测到孤岛现象。该方法不仅能够消除检测盲区,还适合多台逆变器并网运行时的孤岛检测。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高频中小功率逆变电源的控制技术和拓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237020)的资助。
其他文献
失地农民作为养老风险最大的农民群体,应当为其建立起福利诱导型储蓄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在遵循不保不征和即征即保两大基本原则下,文章从参保对象、资金来源、个人帐户
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新副井井壁存在多处出水点和出水裂纹,致使井筒内淋水较大,给井下各中段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还加速了井筒装备的腐蚀,增加了井底水窝的排水电耗
糖酒会火了重庆酒店业$$  3月23日-25日,全国糖酒会在重庆举行。每年春秋两季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是我国食品行业规模最大、交易量最高的盛会,有“天下第一会”之称。$$  
报纸
对某油井涂层油管腐蚀穿孔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涂层厚度符合SY/T5951-94环氧酚醛防腐油管技术条件的要求,油管的腐蚀穿孔是由于油管内壁涂层起泡破损及脱落而失效后,在
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解决大尺度交通网络微观建模复杂度高以及路网整体性能优化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的宏观交通网络优化模型。先获取大尺度交通网络的宏观交通
本文对闽都文化的内涵与历史分期作了初步探讨,着重论析了闽都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其成因,认为:闽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长期为"都"的历史地位塑造了闽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恢复保险业务至今,飞速发展的保险业积累了巨额保险资金。保险资金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其保值增值的压力日趋增大,目前狭窄单一的投资渠道导致保险资金运
针对当前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绘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吸取计算机图形学、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数字地形模型以及基于网络的
<正>随着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越来越成为媒体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方向。2019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