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化工公司产生的丙烯酸酯废水具有高盐、高CODCr浓度的特点,其中丙烯酸钠浓度为63000~65000 mg/L、对甲基苯磺酸钠浓度为27000~28000 mg/L,综合CODCr浓度为120000 mg/L。现有处理工艺根据“先除盐、后除有机物”的工艺思路,形成了“三效蒸发除盐,铁碳微电解、A2/O除有机物”的技术路线。在蒸发温度条件下,废水中的丙烯酸钠发生缩聚后形成含水率和粘性很高的蒸发残留物,含水率超过80%,粘附在蒸发器内壁上,蒸发循环泵无法工作,不能实现盐的完全分离,且产生的残留物处置难度大、处理费用高。本课题研究采用混凝-厌氧反硫化-EGSB技术替代现有“三效蒸发、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对丙烯酸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通过将丙烯酸酯废水混凝去除部分CODCr与SS后,利用水解酸化反应条件,实现磺酸盐的厌氧反硫化,出水投加Fe2+形成FeS沉淀分离后,回流控制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硫化物低于抑制值,剩余出水继续进行EGSB反应器处理。既防止了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硫化物的积累,又减小了硫化物对EGSB反应器中厌氧菌的毒害作用,充分发挥厌氧菌的效率,实现了丙烯酸酯废水的可厌氧生化处理。判定了其替代现有“三效蒸发、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混凝试验阶段:原水pH值为9、CODCr浓度为120000 mg/L、SS浓度为353 mg/L的丙烯酸酯废水,在投加2000 mg/L的PAC、30 mg/L的APAM、一定水力条件下,出水CODCr为99100 mg/L,去除率为17.4%;SS为24 mg/L,去除率为93%;(2)厌氧反硫化试验阶段:污泥经两次启动后微生物适应了水质和实现了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容积负荷提升到9 kgCOD/(m3.d),反应器中硫化物浓度达到190 mg/L,处理容积负荷出现下降;为控制水解酸化反应器硫化物抑制浓度值,将混凝处理后的丙烯酸酯废水与经水解酸化后投加Fe2+除硫后的出水混合回流后进行了处理,进水CODCr为99100 mg/L,出水CODCr为32000 mg/L,去除率为67.7%;(3)EGSB反应器试验阶段:EGSB反应器中经过驯化完成的颗粒污泥,进水容积负荷提高到12 kgCOD/(m3.d)时,进水CODCr为32000 mg/L,出水CODCr为5120 mg/L左右,去除率为84%;(4)采用混凝-厌氧反硫化-EGSB技术处理可以完成丙烯酸酯废水的厌氧生化处理,替代现有“三效蒸发+铁碳微电解”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