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民族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运用族群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兰州回族武术习练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兰州市进行了全面的走访调研,而且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回族武术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还对临夏回族自治州、金昌市、永昌县与武威市等区域的回汉族武术家进行了个案采访,主要系统研究了兰州回族武术发展的困境;兰州习武者的认知态度调查;回族武术对于维系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测量指标分析;族群意识语境下回族武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视域中回族武术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回族武术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兰州回族武术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活态传承老龄化;文化理解异化与本质误读;“文化空间”的单条腿生存。(2)对回族武术的了解、回族武术的习练以及民族服装是兰州习武者对回族武术文化的认知因素;兰州习武者对回族武术的价值功能认知主要表现在生活质量、感情交流、心理健康、相互了解与社会安定和谐方面;兰州习武者对回族武术“文化认同”的认知是传统节日与语言交流;当地群众对回族武术的认同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是兰州习武者对回族武术文化普及度认知的主要表现;回族武术的“族际互动”与政府开展回族武术活动构成了兰州习武者对回族武术促进社会和谐的认知。(3)通过社会学分析以及统计学中因子分析的方法,把回族武术维系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测量指标归纳为六个主成分因子:文化功能因子、“文化共同体”因子、“文化认知”因子、“文化普及度”因子、“族际通婚”因子与民族交际语因子。(4)关于族群意识语境下回族武术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研究主要表现在回族武术与“族群认同”意识和“地方政治”认同意识两个方面。(5)对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中回族武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主要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契合点,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力”,博爱、共享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流动”空间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生计方式”共和性与民族文化认同。在分析发展困境、认知态度调查、测量指标与族群意识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基础之上,本论文提出了回族武术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策。主要内容为:强调回族武术文化交流效应;开拓回族武术“活态文化”新生力;优化回族武术多样化文化传播机制;注重回族武术双重文化本质释读与整合;扩大政府对回族武术的行政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