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管干珍(1734-1798)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副一品,一生仕宦沉浮,多经磨难。其诗既具学人之根柢,又有诗人之性情,才力与怀抱相发越,厚重真挚。管干珍创作主要集中于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干珍(1734-1798)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副一品,一生仕宦沉浮,多经磨难。其诗既具学人之根柢,又有诗人之性情,才力与怀抱相发越,厚重真挚。管干珍创作主要集中于乾隆时期,诗歌作品基本收于《松厓诗钞》三十二卷、《松厓诗钞续集》六卷中,共计两千余首。本文主要以《诗钞》《诗钞续集》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展现管干珍诗歌创作的全貌,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和四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了管干珍其人,其诗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章节部分主要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管干珍的家世与生平。基于现有文献资料,对管干珍家世、生平进行梳理。管干珍出生于武进管氏家族,祖上有从仕传统,五岁丧父后,跟随母亲在以四世翰苑、八榜科名著称的溧阳史氏家族生活,而立之年后中举,一路仕进,终任漕运总督。二、管干珍的学人诗。管干珍喜以学问入诗,尤其是在以史学、金石学,绘画入诗方面颇有研究。本章主要从资史以为诗、引金石学入诗、以画入诗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三、管干珍的性情诗。管干珍诗歌常有性情之作,极具个人特色。本文主要抓住“立身以忠孝为大”的理念、“心怀天下”的情怀所体现出来的管干珍的天性;以及亲情、友情、个人情怀等至情来展现管干珍性情诗的真挚。四、管干珍诗歌中的“通”与“变”。“通”即继承,主要体现在效《诗经》、学汉魏古诗、师陶渊明上。“变”即创新,主要言及管干珍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形式上,众体兼备,不拘一格;表现方法上,以文为诗;诗歌风格上,独得雄直之气。此外,文章附录了管干珍年谱,力图勾勒出其完整的人生轨迹。
其他文献
根据德国慕尼黑伊福经济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数据,德国2013年贸易顺差额达2000亿欧元(约合2717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3%,成为世界最大贸易顺差国.排在第二和第三
产业融合是一种经济现象。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互补性,具备融合的基本条件和互动需求。文章以运动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比较发达的宁波市为例,探讨了两大
目的总结连续硬膜外麻醉对高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对50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生命体征、骨水泥反应及麻醉效果等指标。结果 50
<正>汉语方言罗马字拼音起源于开埠后,是西洋传教士为适应当地社会,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传教效率的产物。方言是一个地域的平民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工具,融于日常生活之中。19世纪
<正>2014年1月,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又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演出旺季。排练厅内,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集团艺术总监王锦文介绍:"上午排练,下午和晚上都要演出,这个月的
本文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群存在的教学内容分散、系统设计思想淡化和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以机械类本科生的机械设计课程群为例,结合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对基于事件(各类学科竞赛
法教义学是以对实定法的确信为前提,以法解释、体系化和形式推理为内容的法学方法论,与民法典相辅相成,是法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法教义学可与社科法学
贾思勰是山东寿光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中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6世纪),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他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高峰。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选用7种复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株率15%~20%时第1次施药,隔7d再施药1次,48%氰烯·戊唑醇SC 50mL/亩、40%咪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