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搅拌粉喷桩加固连盐铁路软土地基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是江苏省苏北城际间的主要铁路交通干线,是江苏沿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途经连云港滨海相软土地区,该软土具有压缩性高、渗透性弱、承载力小和沉降稳定时间长等特点。本文依托中铁第五勘察设计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共同承担的《复合地基法处理高含水量软土地基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探究双向搅拌粉喷桩复合地基在连盐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为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双向搅拌粉喷桩的成桩质量、承载特性和变形特性,验证铁路工程中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有:(1)详细介绍了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成功研制出双向搅拌粉喷桩前台自动控制系统和除尘设备,并升级了空压机设备,使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在施工效率、自动化控制、环保和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在搅拌桩施工结束后对桩头进行适量的注水,有效解决了地下水位以上搅拌桩桩体成桩质量有缺陷的问题。(2)针对连盐铁路灌云试验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在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了加固方案经济性对比,建议选用双向搅拌粉喷桩技术,并给出了灌云试验段的详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3)现场取芯评价双向搅拌粉喷桩的桩身质量,并通过水泥土芯样强度测试和单桩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双向搅拌技术较常规搅拌技术的优越性。通过单桩载荷试验中桩身应力检测,研究了双向搅拌粉喷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现场测试结果。与常规搅拌粉喷桩相比,双向搅拌粉喷桩桩的荷载传递深度较大,有效加固深度显著提高。(4)通过PLAXIS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双向搅拌粉喷桩加固连盐铁路深厚软土地基在路基填筑阶段和铁路运营阶段的变形特性。双向搅拌粉喷桩加固技术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的要求,进一步验证了双向搅拌技术在铁路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结构复杂,故障关联程度较强,导致故障诊断定位困难,同时准确性和效率都难以保证。目前航电系统的维修和排故多以人工处理方式为主,但是很多故
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道路安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行车动力学仿真来研究道路安全的研究思路,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在郭孔辉院士提出的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
学位
鉴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重大冲击,为避免2019年地方政府提前实施国Ⅵ、车企竞相降价消化库存造成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重现,也为了帮助汽车企业共度时艰,中汽协会建议国Ⅵ实施应
期刊
学位
新能源客车产业电动化现状rn客车主要应用在公共服务领域,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先行者”.国家及地方层面积极率先在城市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迅速增大,车辆大型化/严重超载,车辆渠道化等问题接踵而来这使得沥青路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形态。特别是由于夏季“高温”情况下,车辆超载引起的车
散射光严重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光学系统的成像对比度,图像的清晰度都会因散射光而降低,甚至散射噪声会完全覆盖目标信号。对于观测太阳的光学系统而言,由于太阳光强度
本文着重于从安全因素考虑,研究平面交叉口的几何设计问题,包括:减少道路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和保护弱势群体:用交叉口功能区的概念首先明确了交叉口的研究范围;从不同控制类型交叉口
智能交通系统是在完善的运输基础设施上,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建立起来的全方位、实时准确、安全、高效的运输系统。通过采用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