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医疗援助人力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项目框架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疗援外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援外医疗队花钱少、效果好、影响大,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一张“金字招牌”。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合作,援外医疗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与此同时,新形势对援外医疗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援外医疗队不应局限于提供诊疗服务和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而要转变成为宣传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成就的工作队、分享医疗卫生发展成功经验的智囊团、实践新型医疗卫生国际合作的前哨站,充分发挥促进中国对外医疗卫生合作的特色平台作用。  对于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机构和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在肯定成绩和贡献,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其中,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选人难、派人难和管理难,以及模式单一、内容局限和素质下降,难以满足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不够与时俱进,项目前期设计不充分,任期安排单一,人员培训不够全面和系统,承办方式过于行政化,人员待遇政策滞后,后台支撑不足,后勤保障工作有待加强等。  为继续做好对非医疗援助工作,需要加快观念更新,按照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援外医疗50周年时的重要讲话和《中非卫生合作北京宣言》精神,根据对非医疗援助的宗旨和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援外医疗队的定位,尝试使用项目管理框架研究的方法,找准对非医疗援助人力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建议通过加强派出前的考察调研和友好协商,强化总体设计,打破单一派出形式,大胆尝试“医疗队”、“医疗方舱”、“医疗巡回”等多种形式综合利用和立体构架,细化内外对接,优化管理方式,大幅提高援外医疗队员待遇,加大“远程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后台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非医疗援助工作的质量和影响。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文件正式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以房养老话题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金出现巨大缺口,家庭养老面临难题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与各个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贸易地位逐年上升。当然
二十多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功能,成绩斐然,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程度离成熟证券市场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信息披露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