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量词是汉语中的一个特点,数量极多、使用复杂,以至于经常导致留学生在学习名量词的过程中出现偏误,包括印尼留学生。那么,汉语名量词与印尼语名量词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对比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下面简称《等级划分》)对收集到的106个汉语名量词进行对比分析,以汉语名量词作为依据、标准,对照印尼语名量词,并从类型、搭配、语法功能以及形态变化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和比较,最终归纳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研究意义、现状、方法等方面;第二章,从汉语印尼语名量词的类型进行描写、比较,并找出两者名量词的对应关系,最后进行章节小结;第三章,从汉语印尼语名量词的搭配进行描写、比较,并找出两者名量词的异同点,最后进行章节小结;第四章,从汉语印尼语名量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比较,并找出两者名量词的异同点,最后进行章节小结;第五章,从汉语印尼语名量词的形态变化进行描写、比较,并找出两者名量词的异同点,最后进行章节小结;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是以汉语名量词为依据,对照印尼语,最后发现汉印名量词存在三种现象,即:根据《等级划分》收集的汉语名量词“个”,在印尼语中相对应的名量词为“orang、buah”,这种现象可称为“一对多”对应关系;再如:汉语名量词“包”,在印尼语中相对应的名量词为“bungkus”,这种现象可称为“一对一”对应关系;又如:汉语名量词“条、只、匹、头”,在印尼语中相对应的名量词为“ekor”,这种现象可称为“多对一”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