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社会价值观普遍的嬗变和重构,由于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蚕食、高校道德教育的缺位与错位、大学生个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崇高理想与现实追求、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集体主义与个人本位上的“知行悖离”成为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摆脱低效甚至无效的“魔咒”,如何推陈出新、创新体制机制使得大学生完成由“真知”向“真行”的“惊险一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王阳明在对程朱知行观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主张通过“知行合一”的道德践履方式以实现尽性致圣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自律,在理论与实践维度彰显了“知行合一”思想的育人价值。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有着互通性和共同之处,都有着背景上的时代契合、追求上的时代契合和路径上的时代契合,正是这种“通约性”使得五百多年前兴起的“知行合一”思想仍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吸收和借鉴之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之“真”,强调教育者要通过居道有德、身体力行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启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建构师德建设操作平台来加强教育者自身的示范作用。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之“善”,强调通过唤醒受教育者内心之中本真、向善、澄明的“良知”而达成“知行合一”,启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道德移情能力和道德自律意识来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之“美”,强调教育者要通过点化善诱、情感陶冶和事上磨练等方法来促进受教育者的“知行合一”,启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因事、因地运用好价值澄清法、冲突引导法、登门槛技术法、情感陶冶法、情感体验法、行动学习法和行为训练法等方法来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