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状声带嗓音定量分析及其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shi80488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沟状声带嗓音定量分析目的探讨沟状声带患者嗓音变化特征,完善沟状声带疾病的临床特点,指导沟状声带疾病诊断。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组:2005年1月~2006年7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经动态喉镜及术中显微喉镜下检查明确诊断为沟状声带患者27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7.5岁(23~48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34.9岁(18~51岁),未合并有喉部炎症、外伤、小结、息肉、任克氏水肿、新生物等疾患,近期无喉部手术史。对照组:随机挑选60例,男、女各30例,平均年龄30.3岁(19~53岁),具有正常的构音、共鸣、言语能力,无神经源性疾患,无喉科疾患,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无吸烟史。1.2方法1.2.1检测方法客观检测在环境噪声小于45dB的检查室里进行,测试设备采用上海泰亿格公司生产的Dr.Speech 4.0版本嗓音评估软件。声学信号通过麦克风采集,保持口距话筒约10cm,以自然的语调和音强发元音[(?)],持续3秒。录音前,先让受试者练习发音,直到发出的声音主观感觉比较稳定后,然后开始录音,连续测量3次,选择信号最强、最稳定者进行分析。最大发声时间为深吸气后,尽可能发元音[(?)],连续3次取其最大持续时间。1.2.2主要观察指标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标准差(F0SD)、标准化噪声能量(normalized noise energy,NNE)、谐噪比(HNR)、信噪比(SNR)和最大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1.3统计学处理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组中除基频标准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817,P=0.095)外,其余各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P<0.05,基频、标准化噪声能量、谐噪比、信噪比和最大发声时间值P<0.01),沟状声带患者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值较正常增大,谐噪比、信噪比和最大发声时间值较正常减小。女性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基频标准差、标准化噪声能量和最大发声时间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基频微扰、基频标准差P<0.05,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和最大发声时间值P<0.01),沟状声带患者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值较正常增大,谐噪比、信噪比和最大发声时间值较正常减小。沟状声带患者基频值较正常增大,谐噪比和信噪比值较正常减小,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基频:t=-0.613,P=0.543;谐噪比:t=1.340,P=0.187;信噪比:t=1.633,P=0.110)。结论嗓音分析中的客观声学参数指标有助于区分正常和病理嗓音。在嗓音声学参数定量分析中,存在有性别差异的的参数,如基频、标准化噪声能量、最大发声时间等参数。标准化噪声能量能灵敏反映沟状声带病变引起的声带发音障碍,变化最为敏感,数值较正常人嗓音值明显增大;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是反映声带不规律性振动的有效指标,数值较正常人嗓音值增大明显;最大发声时间值较正常人嗓音值明显减小。同时结合基频值变化特点,对指导沟状声带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显微支撑喉镜下黏膜微瓣技术治疗沟状声带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应用黏膜微瓣技术治疗沟状声带疾病的价值,最大限度恢复正常和高质量发声功能,为沟状声带病变寻找有效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7月~2005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沟状声带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3~54岁,平均47.8岁。其中合并有声带息肉5例,慢性肥厚性喉炎8例,声带囊肿3例,声带息肉并慢性肥厚性喉炎9例,声带白斑并慢性肥厚性喉炎4例,声带息肉并喉血管瘤1例,声带息肉并任克水肿1例。患者术前均有中度-重度声音嘶哑,发声易疲劳,动态喉镜下观察可见与声带游离缘相平行的沟状凹陷,声门闭合不良,黏膜波减弱或消失。参照Ford等提出的分型方法,31例患者中18例为单侧沟状声带,包括12例单侧Ⅱ型和6例单侧Ⅲ型;13例为双侧沟状声带,其中5例为双侧Ⅱ型,4例为双侧Ⅲ型,4例为双侧混合型(一侧为Ⅱ型,对侧为Ⅲ型)。1.2方法1.2.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仰卧头后仰位,常规消毒后置入直达喉镜,充分暴露声门后用支撑架固定。在显微镜下常规切除其合并病变。根据声带沟范围,应用黏膜刀在沟底两侧缘作黏膜切口,平行声带沟切开黏膜,长度略大于沟全长。由外向内、由浅入深锐性分离声带沟底黏膜与其下方病变组织,用声带显微器械将沟内病变切除。保持分离黏膜的完整性,用剪刀从切口进入黏膜下分离黏膜瓣。对拢声带沟两侧缘黏膜微瓣以覆盖声带沟创面,消除声带沟状结构。根据声带创面和黏膜微瓣长度用5-0可吸收缝线缝合1~3针。手术结束。此手术由黄金中主任医师一人完成。1.2.2主要观察指标31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分别行动态喉镜检查及进行嗓音声学参数检测分析。动态喉镜检查观察声带形态、发声时声门闭合及黏膜波情况;嗓音声学参数应用Dr.Speech 4.0软件进行客观声学分析,参数主要选择: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和最大发声时间(MPT)。1.3统计学处理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治疗前后声学参数(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和最大发声时间)计量资料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态喉镜检查术后1个月:术侧声带轻度慢性充血,缝线尚在,声带形态结构接近正常,发声时声门闭合可,黏膜振动接近正常;术后6个月:术侧声带无充血,未见缝线,声带沟消失,声带形态结构正常,发声时声带黏膜波规律振动。嗓音声学分析患者术后1周发声开始改善,术后1个月发声改善明显,术后6个月音质稳定。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和最大发声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应用黏膜微瓣技术治疗病理性沟状声带,应用粘膜微瓣缝合技术覆盖沟底,术后恢复快。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周围正常组织,利于术后声带形态的恢复和发声功能的改善。显微支撑喉镜下黏膜微瓣技术是沟状声带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平台,体现了教与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创造性、自主性和效率性.“网络课程”教学平
本课题观察体外单用及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对H5N1的抗病毒作用,旨在了解广东分离的HPAIV药物敏感性情况及不同毒株之间药物敏感性的差异,进一步了解抗病毒药物对本地区分离的H5N
Among oncolytic viruses, the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 is especially potent and a highly promising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But, even though eff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相关肺损伤及N一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CPB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24条,严格控制体重
一、目的:探讨下肢神经损害评分表(Neuropathy Impairment Score in theLower Limbs,NIS-LL)、密西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Instrument,MNSI)、密西根糖
目的: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FH535能够抑制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的生长转移,对于胰腺癌的
BACKGROUND: The elevation of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 has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who have recei
公文与电脑“对接”的探讨张庆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文处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局面。公文信息在数量上的膨胀与内容上的复杂与日俱增,信息处理手段的现
背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期获得性痴呆已经日益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临床诊断为痴呆的患者中,其认知功能缺损已经相当严重,使得治疗和干预效果受到局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