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差异性研究——基于118家基金会年度报告文献分析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非营利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在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众多问题中,资源获得问题尤为突出。不同非营利组织间在资源获得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一些非营利组织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保障其良好运行的同时,有相当大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存在外部资源获取欠缺问题。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的不平等性及其成因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研究的重点不是非营利组织如何获得资源,而是着重于资源获得的多少,资源获得的组织间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对于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的差异性研究,本文以非营利组织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组织形态基金会作为分析对象。并主要从组织的资本和公信力角度进行分析。文章的基本数据来源是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的2005年-2008年年度报告。通过对其整理分析,首先论证基金会之间的资源获得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表现。然后对差异性成因进行探索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造成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差异化的渠道是多元化的。社会捐赠、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是造成物质资源获得差异性的三种主要渠道。对于大部分基金会而言,虽然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也影响着其资源获得,但社会捐赠的作用更为突出。   对于造成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差异的因素而言,公信力大小是造成资源获得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公信力作为组织项目品质的替代性考核,可以有效减少交易成本。然而组织获得社会资源的数量,除受到其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度的影响之外,还取决于组织所具备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水平及发挥程度。同时主流观念和意义影响着公众、组织甚至政府的行为,进而也对非营利组织间资源获得的差异性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进入后税费时代,富人治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模式。学界有关基层富人参政的研究不算特别多,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描
学位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烟草农业是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推动传统烟叶生产
农民工群体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空间发生变化,闲暇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文献法、定量分析法和个案访谈法,围绕农民工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交往和日常消费这四个维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已经无法离开计算机,可见计算机在当前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如今在计算机软件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嵌入式实
本论文由导论、主体三章、结语、参考文献等六个部分构成:   导论中,主要介绍了关于“毛哄”家族的研究概况,包括国外和国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选题目的,并
职工王老五3年多值班1237天,未休双休日366天,未休法定节假日33天,退休后的他向单位索要其加班经济补偿12万多元。仲裁庭却不予受理,法院也驳回其诉讼请求,原由是他超过了仲裁时效。 Wang Lao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正式提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的家庭结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一种重要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产品市场化、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农民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民谣,这首民谣广泛流传在河南、山东、北京、河北、江苏、安徽等省市,曾经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