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是考察地方政府是否履行其职能,有效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国政府执行手段和方式打破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统治方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健全,观念化的形态难以转变,政策的贯彻落实受到制度和执行者主观意志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弊端,法治约束力不足,另一方面执政文化上人治思想仍然存在,个人决断现象普遍。本文通过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借助经济学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在国内外学者对政策执行力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制定严格的政策执行程序和制度,以法律制度为准绳,提高政策质量和落实力度。同时,注重政府公共形象与责任控制,进一步改善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现状,提高政府公信力。本文所探讨的政府政策执行力范围,是指地方政府依据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针对所辖区内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不仅仅是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力,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事务决定和执行,正文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及其危害:政策的敷衍执行、机械执行、粗暴执行和歪曲执行等方面问题,不仅弱化政府权威性、政府公信力,更是损害了公众利益。这就需要提高政策质量,营造绿色、畅通的政策执行环境,完善政策决策程序,严格约束和规范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力,强化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并提高执行主体自身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央直属机关工委研究室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张辉:荥阳市建立“大组织、大督查、大考评”工作新机制,令人耳目一新。我以为,荥阳市的探索和实践尽管尚有需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但是值得肯定和认可。  这一创新之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如何在组织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组织工作适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荥阳市自觉用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眼光来谋划组织工作
官吏腐败犯罪的预防和惩治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唐代进入封建社会法制的成熟阶段,在借鉴前代惩治腐败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并完善了相关制度体系。处在唐代初期的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