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HCMV活动性感染与NLBP患者腰痛加重病程、疼痛程度和内皮素水平的相关性;走罐疗法对HCMV感染引起的NLBP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选择符合NLBP诊断标准的50例NLBP患者作NLBP组,与该组性别、年龄相似的36例健康正常人作健康对照组;NLBP组采用走罐治疗,隔日一次,一共观察2周。(2)NLBP组走罐前(50例)、后(35例)及3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检测尿沉渣中HCMV包涵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HCMV包涵体进行鉴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HCMV抗体(IgM、IgG);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的内皮素水平作为反应腰部炎症程度指标。(3)NLBP患者走罐前、后使用VAS调查表评估患者腰痛程度;使用OSW调查表评估腰痛对患者躯体的功能影响。结果 (1)NLBP组走罐前HCMV包涵体、HCMV-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66%、22%,ET值为47.38±8.8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NLBP患者走罐前,HCMV-IgM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腰痛加重时间、疼痛程度和内皮素水平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4.74(P<0.01)、3.67(P<0.01)、4.32(P<0.01)。(3)50例NLBP患者走罐前(后)VAS指数、OSW得分分别为6.64±1.76(1.40±1.23)、30.06±7.22(7.06±4.66),两种临床指标的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7.06、19.72,P值均<0.01。(4)35例NLBP患者走罐前、后:病毒包涵体走罐前阳性例数5例,走罐治疗后均转为阴性,两者比较P<0.01;HCMV-IgM阳性例数分别为10例、8例,两者比较X~2=0.29 P>0.05;IgG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26例、9例;内皮素水平分别为47.16±8.88(34.97±5.10),T值为9.47,P<0.01。结论 (1)NLBP患者腰痛症状可能与HCMV活动性感染有关。(2)本研究发现成年人HCMV活动性感染尿标本中病毒包涵体形态不典型。(3)走罐治疗对活动性HCMV感染引起NLBP患者腰痛症状有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