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中的环境成本计量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田开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它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调和油气田开发中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实践证明,经济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经济政策缺陷,这些缺陷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体现地尤为明显。为了更好地反映油气田开发的环境绩效,可以对油气田开发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此同时,就是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以上问题作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环境污染数据分析,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海洋环境四个方面,直观地描述了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关于油气田开发环境治理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并对其有效程度进行了简要分析。   2.将油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转换为经济价值量。首先结合油气田开发的特点,把油气田开发的环境成本分为四大类: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环境维护治理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等计量方法对油气田开发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并构建出计算公式。   3.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油气田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设立原则,分析了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补偿资金筹集途径和补偿方式的运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油气田开发环境成本的多少确定为生态补偿标准。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地区住院患儿EB病毒(EB virus,EBV)感染的情况,为临床EBV感染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364例住院儿童进行EBV血清IgM、IgG抗体以及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并对EBV感染患儿的诊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儿童EBV感染率为89.7% (1224/1364),近期感染率为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