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苊并吡嗪母体的高灵敏微水检测荧光探针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对有机溶剂中痕量水的检测,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苊并吡嗪为母体的荧光探针,并探究其应用性能。同时还开展了新型抗瘤药物泊马度胺的分析方法研究。以苊并吡嗪作为母体,选用正丁胺、二甘醇胺、二甲胺、二丁胺和苯胺作为3位取代基,合成了一系列极性荧光探针3-正丁胺基-苊并吡嗪-8,9-二腈(探针A)、3-二甘醇胺基-苊并吡嗪-8,9-二腈(探针B)、3-二甲胺基-苊并吡嗪-8,9-二腈(探针C)、3-二丁胺基-苊并吡嗪-8,9-二腈(探针D)和3-苯胺基-苊并吡嗪-8,9-二腈(探针E)。探针A-E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能显示,随溶剂的极性增加,探针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发生红移,且荧光量子产率显著降低;其中紫外吸收光谱从非极性的四氯化碳到极性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别红移15、18、24、30和51 nm,荧光发射光谱则分别红移65、30、83、78和59 nm。基于这类荧光探针对极性环境敏感的特性,将其应用于有机溶剂中痕量水的检测。实验发现,向无水1,4-二氧六环和四氢呋喃(THF)中逐渐滴加水,探针A-E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探针A-E对二氧六环中水的检测限分别为31、36、26、19和32 ppm;对四氢呋喃中水的检测限分别为15、73、8、7、15 ppm。可用于这两种溶剂中痕量水的检测。其中探针D在THF和1,4-二氧六环中对水的检测限是至今为止所报道的ICT机理荧光探针利用3SPK法得到的最低检测限。此外,本文还进行了新型抗瘤药物泊马度胺的分析方法学验证和质量控制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泊马度胺,得到色谱条件:Zorbax SB-CN色谱柱(4.6×150 mm, 5μm),240nm,1.0 mL/min,25℃,10μL。以0.1 mol/L冰乙酸(pH=2.8):甲醇=90:10(v/v)为流动相A,0.1 mol/L冰乙酸(pH=2.8):甲醇=30:70(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在0.5-2μg/mL的范围内,泊马度胺及其杂质的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色谱条件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配制的泊马度胺溶液在18h内稳定且含量>99%。
其他文献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是红树林中优良乔木树种之一,天然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盐度较低的泥质滩涂。   作为我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种红树植物,无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