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趋普及,智能手机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交往、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移动互联网强势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注重发挥智能手机媒体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手机媒体的传播阵地,引领舆论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时性、实效性,成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智能手机媒体,就是通过传递文字、图像、语音、影音等多种信息,依靠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及时高效地实现人人互动、信息共享的实践活动载体。智能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面对新技术、新情况和新形势,党和国家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占领传播阵地和引领舆论环境的价值功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智能手机载体建设;而智能手机媒体的特点、功能以及教育对象对移动网络的天然亲近感等,则为智能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可能与条件。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多方主体意见不统一、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手机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大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认识和研究滞后、教育主客体互动性不强、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开展活动的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的对策研究。首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强化以人为本、开放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以丰富的教育方式为翼。灵活运用手机QQ、微博客等各种社交类工具,扩宽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技术平台。再次,以素质强硬的队伍为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构建,增强思政教育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最后,以科学的监管机制为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创造条件,让智能手机媒体真正发挥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