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及人工干扰对重庆主城区林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体系相互作用下的复合体,发挥着净化空气、减弱噪音、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游憩等多重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林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量的建筑、大型娱乐设施、道路等人工元素取代了自然的林地,切断了原本畅通有序的生态流,人类发展对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的忽视,导致了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因此,在城市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维持生态的稳定、各种生态流的正常流动以及景观结构的优化是值得研究的重点,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格局,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等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大环境的需要。本文选择重庆南滨路至南山风景区之间的范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借助CAD、R2V、Arcview GIS3.3、Fragstats3.3等软件平台,针对具有不同程度城市化进程影响下重庆山地城市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山地城市中林地景观特点的变化。首先,分析重庆主城区山地景观特征,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南滨路至南山风景区山脊线范围作为深入分析的对象,主要以实地样方调查情况为依据划分不同的林地类型,研究不同用地类型斑块的特征、廊道的特征以及整个林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并选取能综合反映研究区景观格局相关的指数来对其量化;其次,选取纵横交叉的4条样带,按照林地群落类型进一步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梯度分析;最后,从景观视觉的角度,以重庆朝天门码头为观景带,对沿江建筑高度与背景山体之间的视线关系以及不同林地类型的风景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在不同人为干扰情况下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探讨实现山地城市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和谐过渡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分析,将研究区按照用地类型划分为林地、疏林地、交通用地、水域、建筑及硬质铺装、农业用地和荒地七大类,计算分析得出林地斑块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最大,为51.4%,水域面积所占比例最小;建筑及硬质铺装用地斑块数最多,为625个,形状指数最大,约为211.7;林地具有最大的斑块面积指数和聚合指数。这表明,在研究范围内人工景观总面积较大,分布却较分散,而相对自然的林地斑块分布较集中。整个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明显,形成以林地为主景观绿色屏障。(2)研究区景观廊道类型较单一,主要是道路廊道,而河流和生态廊道缺乏;大致格局呈现三纵向分布,东西走向的廊道体系缺乏,聚集度和连接度水平不高;不仅分割了原有林地,且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东西走向的生态流。(3)根据研究区树种及其生态学特征,将林地按照主要乔木种类分为“常绿阔叶林-1、常绿阔叶林-2、落叶阔叶林-1、落叶阔叶林-2、竹类、马尾松林、疏林地和其他针叶林”八种类型。选取能够反映不同类型林地特征的指数,如:景观类型面积、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聚集指数、相似邻接百分比、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分析得出:常绿阔叶林-1的斑块数量、面积和密度都最大;落叶阔叶林-1的斑块数和密度位居第二;马尾松林具有较高的斑块面积和斑块密度。整个林地斑块密度较大,景观破碎度高,斑块形状复杂,且景观优势度不明显,均匀度指数为0.63。特别是“常绿阔叶林-1”和“落叶阔叶林-1”在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下,景观破碎化严重。(4)研究区景观格局梯度现象明显。通过对南滨路到南山风景区山脊研究范围内的4条纵横交叉的梯度样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林地的绿化覆盖率在横向上大致是随海拔梯度的上升逐渐增加,斑块个数和密度却在逐渐减少;在景观异质性方面的大体趋势是:林地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林地景观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梯度性,远离城区的自然风景区受干扰强度较低,生态环境较好。从不同的林地类型进行分析的结果是:“常绿阔叶林-1”的分布面积在整个梯度样方中占有优势,但分布较零星;而马尾松林分布较集中,斑块面积也较大;疏林地则呈现出边缘效应,成为城郊以及常绿林与针叶林地的过渡带。(5)通过景观视觉的分析,研究区在以朝天门码头为视点的视域范围内具有开阔的视野,景观视线沿江-城区-城郊-自然风景区走向,地势由低到高,景观空间具层次感。沿江建筑的高度没有得到统一的控制,建筑风格和体量都在某些地段影响了景观的整体效果。林地景观植被类型呈现出梯度性,但在季相变化和植被色彩搭配等方面需要进行整体考虑,打造良好的天际轮廓。
其他文献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花大色艳,花色丰富,广泛应用于花坛布置,景点摆设,窗台点缀,家庭装饰中,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矮牵牛需求量日益
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个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都大有帮
党的十八大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出了新的号召.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点上,明确
要想提高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探究课程改革的路径、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应该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语言生活实际联系起
杨树(Populus)隶属杨柳科,主要分布在中国、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杨木的用途很广,已成为胶合板、纤维板、造纸火柴、卫生筷和包装业的重
(记者 齐平)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主办,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野村证券株式会社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2004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方法,该法可有效的削弱随机尖峰脉冲的干扰。将其用于汽车车架疲劳试验台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植物建立起应对昆虫取食为害的精密而又复杂的防御机制,植物转录组调控中防御应答基因的表达及防御物质的合成因不同的昆虫取食方式而异。一般来说,咀嚼
本文以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30年生的杉木半同胞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102个家系和3个对照进行子代测定,选出生长量综合排名前15的优良家系,并对这15个优良家系分别进行木材
本论文以2年生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低温及干旱胁迫下大叶冬青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探讨了大叶冬青的各种生理反应特性,其结果如下:1.在低温胁迫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