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所以无论从碳资源的综合利用还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的固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CO2同环氧丙烷共聚生成的聚碳酸亚丙酯,CO2的利用率较高,且该脂肪族的聚碳酸酯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应用前景将非常广泛。但是现在,催化剂催化效率不高,反应聚合时间长,同时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使得CO2同环氧丙烷共聚制得聚碳酸酯的工业化的生产速度减慢。本文通过采用硅胶和改性硅胶作为载体负载稀土三元催化剂(即三氯乙酸钇、二乙基锌及甘油)研究,以该催化剂选择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二氧化碳同PO共聚反应的活性,降低工业化生产成本,以期使工业生产进程加速。本文研究的是硅胶负载型三元稀土催化剂体系及H改性硅胶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寻找载体与催化剂的最佳配比,以期得到最好的负载化方案来提高CO2同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活性;然后分析所得到聚合物产品的材料性能。结果显示:改性量为Q2时的H改性硅胶负载的该催化剂体系性能最好,在1L的聚合反应釜中聚合活性提高100%以上。所得产品的结构分析表明,将催化剂负载化后对聚合物产品的结构,如碳酸酯的基本组成、碳酸酯的单元含量以及材料玻璃化温度基本没有改变,和未负载催化剂作比较,反应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达到20万以上,分子量分布明显变窄,其中H改性率为Q2的硅胶负载型催化剂所得聚合物的GPC曲线出现了双峰的趋势。所得聚合物经过多次纯化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热学性能,即有效除去产物中的某杂质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另外本文同时考察了在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中添加Z以及在负载型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中添加Z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对所得的聚合产品进行了材料性能的分析。聚合物的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稀土三元催化剂中添加Z对聚合物的结构,如碳酸酯的基本组成、碳酸酯单元含量以及材料玻璃化温度基本没有改变:结果表明:向稀土三元催化剂中添加Z1可以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在1L聚合釜中聚合活性能提高44%,分子量提高达20万以上,分子量分布变窄较为明显。而添加Z4不利于活性的升高,产物分子量下降较为明显。当向H改性硅胶负载型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中添加Z1,催化活性明显提升,硅胶加入量为5g,在1L聚合釜中聚合活性相对纯稀土三元催化体系活性提高144%;且对聚合物的结构,如碳酸酯的基本组成、碳酸酯单元含量以及材料玻璃化温度基本没有影响。本论文还首次制备出聚碳酸酯多孔薄膜,该成膜方法非常简单,考察了成膜条件。脂肪族聚碳酸酯无毒、无污染、不易燃,是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