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和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视阈之比较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华人学者刘若愚和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叶嘉莹两人,在诗词创作和中西诗学比较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两位学者,以开放的姿态和崭新的视野对中西两种不同的诗学进行深度的探索和阐释;二者皆以西方的文学理论为参照系,来寻找中国文学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的对话点,以此来促成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走向世界。刘若愚作为长期生活在西方的华人,在经历了中西文化认同的激烈冲突后,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相通的,所以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批评理论时,多有对中国传统文论的分析和解释。在这个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刘若愚偏好于西方一侧,其著书虽多为中国文学而作,却总借用或套用西方文学理论,其中缘由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渴望走进而又苦于中国苦涩而难懂的传统文化的学生和读者,此外也与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愿望关系颇深。在此基础上,刘若愚希望可以建立一种根植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批评思想又能够与来自其他传统理论相比较的理论,继而将其变成世界性的文学理论。相对于刘若愚,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后来虽在国外生活十余年却深深依恋中国传统文化的叶嘉莹有着别一番的中国情结,面对着那些迫切想要学习西方新理论而又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年轻读者,叶嘉莹也开始探寻一条试图融贯中西的理论之路,她在惊喜地发现西方批评理论中某些地方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诗学有着不少暗合之处后,开始借用西方理论来言说,以期对中国文论进行思辨式的分析和说明。在这条路上叶嘉莹开始不断地探索,她始终未忘中国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生命”的重要性;她对西方文论的探索,主要还是想把中国诗词之“美感特质”以及传统的诗学与词学,都能放在现代世界文化的大坐标中,为中国传统诗词之学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而这正是两位学者从事中西诗学比较的最大不同。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建设"的"社会"概念,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狭义层面的"社会",是一个在整体社会领域中的具体领域"社会"也可以理解成是对市民社会
【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四个坚持"和"四个始终"深刻论述了我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
苏雪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评论者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她的身份是多重的,女作家、女批评家、女学者,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会有意识无意识
我国现行垃圾分类执行率低,根据不完全统计,垃圾分类执行率不到50%,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小区而言,就要专门找人来分类回收垃圾,同时未分类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
目的:本课题旨在应用薄氏腹针疗法治疗代谢综合症早期患者,评估薄氏腹针在MS干预中的疗效,为代谢综合征治疗开拓新的思路,为薄氏腹针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现代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two-dimensional CFD simulation of a downdraft gasifier and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for verification using wood pellet fuel.The simulati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使广大农民的利益受到破坏,更有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本文以此为背景,围绕现代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进行了
近日,中国银行委托中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国银行监控联网集成商入围选型项目进行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神州数码从40余家厂商中脱颖而出,以优秀的解决方案,强大的服务支撑体系,良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工业的日益发展,我国城市生活污废水和工业污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这使得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的产出量也迅速增加,预测显示我国脱水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