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并利用2003-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 OFDI渠道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是否存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就目前而言,其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要弱于通过FDI渠道和M(进口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本文在整体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将专利授权量进一步细分为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低层次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上,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高层次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高层次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国内研发投入来推动。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笔者依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省市的区域分类方法,将29个省市进一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并实证检验了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实证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三个地区创新能力提高均可以从OFDI活动中受益。此外,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正向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最后一部分引入Hansen(1999)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四个主要经济因素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因素都使得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双门槛特征,其中,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程度使得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支持作用为主,即伴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在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