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天然气管道桂林支线输气场站SCADA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要求与日俱增,天然气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能源之一。天然气除了具有清洁、经济、运输方便的特点外,还属于易燃易爆物。这就要求了相关企业在生产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地保障安全,减少事故率。因此,研究天然气输气场站SCADA系统,使得在天然气生产运输环节中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对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效率、较低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我国中缅天然气管道广西段桂林支线中的输气场站实现数字化控制为目的,基于输气场站的实际工程情况,结合中缅天然气管道桂林支线输气场站的控制需求,开发了相应的SCADA系统。该SCADA系统由监控中心、站控系统、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六个部分组成。本论文的站控系统使用具有通用接口的工业仪表和美国AB公司的Control Logix系列PLC组建了双CPU冗余controlnet网络站控系统,实现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工作状态监控、控制阀门动作等功能。为了实现系统工程防雷接地的要求,对场站主楼进行了防雷设计。论文首先根据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公式,结合本工程的各项实际参数,计算出了本工程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了建筑物防雷等级。另外,选择了TN-S制的接地形式对本工程进行了接地设计。为实现本工程SCADA系统通信可集中控制的需要,利用了GPRS无线通信技术与光缆有线传输。并利用网络层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通过Hillstone防火墙搭建了VPN专用虚拟网络,在原有的公用网络基础上构架内部的加密虚拟专用网络,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了Modbus和TCP/IP通用通信协议,使PLC、现场仪表、计算机之间通信畅通,更好地进行集中控制。使用Oracle软件搭建本工程的数据库系统,以达到系统中各项数据集中储存和数据共享的目的。针对输气场站安全稳定的生产的目的,本论文根据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设计了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和安防视频监控,并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制了系统图,实现了场站火灾自动报警和对场站的各重要区域进行视频监控。中缅天然气管道桂林支线输气场站SCADA系统经过硬件检查和调试运行,实现了实时远程监控与运维调度的功能,且功能运行情况较好。
其他文献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约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上多使用分子靶向药物作为其标准治疗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NSCLC患者很容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且耐药发生情况因人而异,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肿瘤是一种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生物学系统,因此可以从它的变化过程中提取一些有助于分析患者耐药发生情况的信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在医学图像
摩擦是材料表面和界面上的宏观及微观动态行为,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研究润滑流体的性质和摩擦现象对于减少磨损和节约能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含氧燃料被公认是较有效的石化替代燃料。研究发现,柴油机中使用碳酸二甲酯-柴油混合燃料有助于降低炭烟排放。部分燃料未燃烧,会进入到润滑油中导致燃油稀释。同时,随着柴油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润滑油的性能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润滑油的基础油做研究
现场运行设备的状态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运行设备对象模型的动态变化性和设备的各个测点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耦合,如何根据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快速、准确、可靠的创建设备动态监测模型是建立故障早期预警的关键。现在火电厂均建立了SIS等信息化软件平台,这些系统存储了海量的设备运行数据,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的背后包含大量潜在的知识。充分挖掘现有设备运行的数据规律,并从中找到最大化发挥设备性能的方法和知识,
红麻和油菜在广西的栽培季节有重叠,前者生育期为8月至12月,后者为9月至次年4月。为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本试验选用2个红麻品种和3个油菜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油菜分别为恢R7、R1、夏白,红麻分别为P_4A/P_3B、P_3A/F_3B。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实验基地种植,探讨红麻与油菜间套作的可行性。设置了单作红麻、单作油菜、行间套种和株间套种四种种植模式,并调查不同种植模式对红麻和油菜植株生长发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现代社会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其中包含的信息非常的多,故人们对图像分辨率的提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针对这一日益提高的要求,现在迫切的需要是寻找并开发出有效提高图像分辨率的方法来提高图像质量以还原更多图像承载的信息,因此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计算机的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等理论和技术有着重要的发展,使得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硅溶胶无机涂料在环保、机械性能、耐久耐候性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其施工性能、成膜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为了提升硅溶胶涂料的耐水性能,减少涂膜开裂并提升硅溶胶涂料的施工性能,本文选取了甲基硅酸钾(PMS)为硅溶胶疏水改性剂,研究了PMS改性硅溶胶(PMS-Si)的机理及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PMS改性硅溶胶无机涂料和PMS改性硅溶胶-硅丙(PMS-Si-SAE)杂化乳液,并对其
面部表情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和自然思想状态等,深刻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体验。人脸表情识别技术作为计算机辨别人类表情状态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远程教育、医学辅助、驾驶辅助、智慧城市、人机交互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表情识别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吸引了大量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特征提取、改进损失函数两个角度着手开展研究工作,主要
光催化CO_2还原被认为是有效解决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方法,然而单一半导体受到电子-空穴复合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的影响,光催化性能无法令人满意。构建复合催化剂可以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在两半导体间形成空间分离,进而提高光催化性能。本文先通过不同形貌的钼酸铋气-固相光催化CO_2还原反应选出性能最佳的钼酸铋,然后与黑磷纳米片(BPNS)复合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能,最后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用于BPNS-
目前,富硒螺旋藻作为补硒功能性食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消费者的认可。然而,富硒效果受到培养方式、地区等因素影响,难以获得硒含量高且稳定的富硒螺旋藻,且硒对螺旋藻蛋白代谢影响的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以钝顶螺旋藻为原料,通过外源添加亚硒酸钠培养获得富硒螺旋藻,借助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组学技术分析硒对螺旋藻蛋白种类和代谢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种类含硒蛋白的功能活性。研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粮食总产量日益增多,但农作物灾害防治问题却日趋严峻。快速而又准确的农作物图像检测技术,不论是对苹果、葡萄等常见农作物病害的识别,还是对水稻等这类作物生长期的监测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农作物病害识别领域,传统检测方法主要直接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