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库渗漏是水库建设中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影响水库渗漏的因素很多,诸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因素是由库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决定的渗漏通道,以及由水文地质条件等决定的水动力条件,构成水库渗漏的充分必要条件。通常情况下,水库的渗漏通道是指存在沟通水库内外的强渗透介质,最为常见的是岩溶含水介质,以及断层破碎带、古河道等,而人为活动(如采煤井巷、隧道工程、勘探井孔等)形成的通道则较为少见。水库渗漏的水动力条件是指水库与邻谷、以及其间的地下分水岭之间的水动力关系,当水库蓄水高程超越地下分水岭高程时,水库发生渗漏的水动力条件这一充分条件亦成立。拟建的关口水库库区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边缘低山区,建好后将作为成都市的后备水源。水库建在沱江水系的湔江干流上游河段,库区河谷开阔,岸坡地形坡度较缓。由于库区左岸多为高大雄厚的山体,发生的渗漏的可能性很小,本文主要讨论了库区右岸的渗漏。首先分析了库区右岸水库渗漏的基本条件,在天然条件下顺层发育的裂隙含水层构成了潜在的渗漏通道,而煤矿开采后的井下巷道形成了典型的人为活动渗漏通道。而且水库蓄水后库水位和库区内的煤矿、邻谷煤矿开采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水头差,因而可以认为产生水库渗漏的水动力条件也是存在的。因此水库渗漏通道和水动力条件都成立;进而分析了水库渗漏的基本模式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对于右岸单薄垭口和煤矿对水库渗漏的影响做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最后,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实现了库区右岸在水库蓄水前后煤矿开采情况下以及水库蓄水后煤矿(主要是跃进煤矿)不开采情况下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模拟,得出了研究区在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况下的地下水流场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和情况下的地下水流场的模拟,研究了区内在煤矿开采前后及水库蓄水后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为研究区内煤矿在未来的水库蓄水后的排水通道和制定防治水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将要修建的关口水库右岸邻谷的渗漏影响评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