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一直威胁着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其中氯盐引起的钢筋锈蚀最为严重,已造成全球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未达到设计使用期而提前退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对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性质做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模拟研究工作。由于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预测使用寿命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计算机建模和模拟可以跟踪混凝土结构的变化环境条件,同时可以对水泥基材料的传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一直威胁着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其中氯盐引起的钢筋锈蚀最为严重,已造成全球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未达到设计使用期而提前退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对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性质做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模拟研究工作。由于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预测使用寿命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计算机建模和模拟可以跟踪混凝土结构的变化环境条件,同时可以对水泥基材料的传输性能进行评价。目前有很多关于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传输特性的模型被提出,现有的研究中大多不考虑粗骨料对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然而混凝土中粗骨料是体积占比很大的一个物相,同时骨料的形状也各不相同,粗骨料的体积分数和形状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性能。所以研究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的传输规律,对混凝土的结构特性研究和耐久性能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处于服役状态下的混凝土大多处于非饱和状态,所以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性能也有待探究。目前很多试验和模拟结果拟合出了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系数的经验方程,而这种宏观的一维数学模型还不足以区分因骨料体积分数和形状等因素对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介观尺度下的不规则形状骨料随机分布混凝土模型,对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形状和ITZ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接着,在三维介观不规则形状骨料混凝土模型的基础上,假设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分别建立混凝土中的水分与氯离子传输方程,探究模型模拟维度与干湿时间比的影响;最后,采用三维类碎石骨料随机分布混凝土模型模拟掺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水分和氯离子的传输过程,探讨干湿循环次数、水灰比以及辅助胶凝材料对掺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骨料的不规则程度越大,迂曲度效应越明显,混凝土的氯离子传输系数越低。骨料形状对混凝土氯离子传输也有明显影响,骨料形状对氯离子传输流线分布也会产生影响。当氯离子经过狭小路径时,传输流线分布变得密集,因而会阻碍氯离子传输。具有光滑表面的骨料氯离子浓度等值线较为稀疏,具有凸出棱角的骨料氯离子浓度等值线分布较为紧密。(2)对于非饱和混凝土而言,当干湿时间比小于等于1时,氯离子传输系数值随之呈一定规律;而当干湿时间比大于1时,氯离子传输系数数据并未呈现规律性。另一方面,对于模型模拟维度而言,三个维度的模型都可以用来模拟混凝土中氯离子的传输性能。一维解析解模型和二维有限元模型的结果呈一定离散性,且二维有限元模型在对流区0.5-2.5 mm间存在更多氯离子聚集现象,而三维有限元模型还原了混凝土内部介观结构同时区分定义了混凝土多相性质,模拟结果随传输深度变化更加平缓。(3)对于掺辅助胶凝材料的混凝土而言,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混凝土的氯离子传输性能有所提升,在各传输深度处循环次数越高氯离子含量基本也越高,同时,氯离子对流区范围基本都呈现变长趋势,氯离子含量峰值对应的传输深度逐渐深入,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这种规律更加明显,矿渣-粉煤灰混掺混凝土也表现出一定趋势,而单掺矿渣和单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并未显示出明显的氯离子含量峰值滞后现象。而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氯离子含量峰值对应的传输深度逐渐深入,深处的氯离子含量有增加趋势。随着水灰比增长,各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传输系数都增加。辅助胶凝材料的掺入显著降低了混凝土深层的自由氯离子含量,但表层有自由氯离子积聚的趋势。
其他文献
铁是地球内部的重要组成元素,地球内部又是高压环境,所以铁在高压条件下的物性研究对地球、地质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铁金属及其合金在现代国防军事、工业生产等领域用途广泛,而这些领域往往会遇到高压条件,因此研究铁的高压响应也能够让我们在从事与铁元素产品相关研发、制造和应用实践时提供有益理论指导,创造出优异的产品。真实世界的材料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空位、位错、晶界、孔洞等),这些缺陷深刻的
湿热地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离不开建筑表皮对遮阳和通风的考虑。传统的混凝土表皮过于厚重和实体,气候适应能力不足,不利于建筑节能。如今随着混凝土材料技术的发展,轻质化和多孔化的混凝土表皮成为新的趋势,其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具有优越的气候适应潜力,它的可塑性使得其适用于各种创新的建筑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目光投向UHPC,
本文采用为工业用海泡石(SEP)吸附剂载体,盐酸进行预修饰,然后用4种不同剂量的APTS、APTES、AEAPTS、TRI作为预处理的后海泡石的接枝剂,进一步改性,制备得到不同氨基硅烷嫁接功能化的P-SEP吸附剂。首先对4种不同嫁接剂(APTS、APTES、AEAPTS、TRI)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用来探究不同改性手段对二氧化碳吸附量、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和循环再生性能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为分类和回归问题带来新的探索方法。在页岩气开采领域,二氧化碳驱替页岩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项绿色环保,且极具经济效益的技术,它不仅可以开采出清洁能源,而且通过固存二氧化碳来缓解地球变暖。其中,明确页岩体系中甲烷的储量和二氧化碳的可固存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为了准确估计页岩地层中CO2的储存潜力,及CH4可开采储量,研究CH4和CO2在页岩上
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更新最快的技术之一,而无线通信技术更是其中最为重要,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随着互联网、传感器,以及各种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正在成型,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信息数据的产生和共存所引发的不同信号之间的交互问题,以及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派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编解码的研究方向,而对软编码技术正是研究所需的一项关键技术。软编码技术虽然绝对性能上较
塑料的发明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并且迅速地成为现代文明社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然而,几十年来,释放到环境中的塑料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相关问题。当今,塑料污染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主要的环境负担,特别是在水环境中。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污染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报道,陆地是海洋塑料的来源之一,河流为塑料碎片从陆地迁移到海洋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而且,河流底泥被认为是微塑料的汇。尽管关于河流底泥中微塑料
无轴力铰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是一种新型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形式,由于无轴力铰及边跨地锚结构的加入,使得该结构的受力性能及整体刚度较常规自锚式斜拉桥有所区别,这对拉索断裂后结构响应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本文以某无轴力铰部分地锚式斜拉桥为背景,由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动力特性,为后续断索动力分析计算做准备;以成桥索力最大的南边跨SB24拉索为对象,假设该拉索突然断裂,基于ANSYS瞬态动力分析方法分析拉索、主梁及
近些年,我国的医药行业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步和成果。深化医药改革的重大政策也相继出台和实施,加之我国和全球各地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医药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人民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焦点。纵观我国医药企业的经营现状,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了营销中,追求短期利润的“高速增长”。营销活动是企业将创造的价值变现的必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策略,而且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共享经济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行为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在制造业也已有了一席之地,制造业共享正慢慢引领着行业潮流,为传统制造业中遗留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更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共享经济在制造业突出的发展方向就是资源共享,这里的指的是“万物皆可共享”,共享制造的概念就由此而来。在传统制造业中,制造企业广泛存在着资源闲
屏幕媒介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构成形塑人们行为观念的基本环境。视障者投身于屏幕世界的方式有其特殊性,形成了根植于身体与文化的独特屏幕使用方式。不同特性的屏幕媒介以各种方式编织进视障群体的日常生活,手机和电脑的接入尤其改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研究在媒介人类学的视阈下,使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线上与线下的田野调查。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分析视障群体的屏幕实践,围绕视障群体与屏幕媒介的互动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