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与脑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早发性精神分裂症(early onset schizophrenia,EOS)是指起病于18岁之前的精神分裂症,其患病率较低,但是其起病隐匿、症状重、预后差,严重影响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发展,造成更为严峻的疾病负担。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认知损害在EOS患者中比成人精神分裂症更为严重。既往研究显示,EOS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均受到疾病的影响。目前从脑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探讨EOS认知受损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较少,EOS患者认知损害的潜在神经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拟从脑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探索EOS患者认知损害与大脑区域的相关性,为以后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潜在的神经靶点。方法:收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43名13-18岁的青少年患者,并通过海报招募18名健康青少年志愿者。两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精神科研究生完成两组被试的一般资料的采集,使用Stroop色词试验评估被试的执行功能及使用心理推理能力图片故事任务评估被试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能力,并完成被试磁共振的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像扫描。分别通过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和低频波动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分析方法评估被试的脑结构和功能。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EO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水平差异,并分别在两组中采用相关分析评估认知功能指标和脑影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相比于健康对照组,EOS组患者的Stroop-点(t=3.843,P<0.001),Stroop-字(t=2.885,P=0.005)和Stroop-色字(t=3.888,P<0.001)等指标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的初级信念(t=-2.988,P=0.005)、初级错误信念(t=-4.521,P<0.001)、次级错误信念(t=-2.025,P=0.047)、互惠性(t=-2.834,P=0.006)、欺骗(t=-2.443,P=0.018)、对欺骗的侦测(t=-2.892,P=0.006)、总分(t=-5.113,P<0.001)等方面得分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被试在次级信念(t=-0.644,P=0.522)、三级错误信念(t=-1.836,P=0.071)、现实感(t=0.462,P=0.646)等方面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MV分析中,在控制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以及总颅内容量(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TIV)等协变量后,研究发现EOS组Stroop-字与右侧额中回GMV呈正相关(团块水平整体错误(family wise error,FWE)校正,校正后P<0.05,偏相关系数pr=0.629,P<0.001),未发现EOS组其他认知功能指标与GMV的相关性(未通过团块水平FWE校正),基于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偏相关分析发现健康对照组Stroop-字与右侧额中回GMV无显著相关性(pr=-0.324,P=0.258)。(3)ALFF分析中,控制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以及框架位移(frame-wise displacement,FD)为协变量,研究发现EOS组心理理论-现实感与左侧海马的ALFF呈负相关(团块水平FWE校正,校正后P<0.05,偏相关系数pr=-0.647,P<0.001),心理理论-现实感与左侧中央前回的ALFF呈负相关(团块水平FWE校正,校正后P<0.05,偏相关系数pr=-0.724,P<0.001),未发现EOS组其他认知功能指标与ALFF的相关性(未通过团块水平FWE校正),基于ROI的偏相关分析发现健康对照组心理理论-现实感与左侧海马的ALFF无显著相关性(pr=-0.071,P=0.810),与左侧中央前回的ALFF无显著相关性(pr=-0.232,P=0.425)。结论:相比于正常同龄人,EOS患者的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能力受损,其中执行功能的损害与右侧额中回的灰质体积增加有关,心理理论能力的损害与左侧海马和左侧中央前回的功能异常有关,揭示了EOS患者认知损害的可能神经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与健康人群及成人抑郁障碍患者相比,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可能导致抑郁患者日间嗜睡发作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月至8月在中国安徽省的3家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亳州市人民医院)和4家精神专科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学位
污染水体中含氮化合物的降解一直是困扰工业发展和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困难所在。当前常用的水体脱氮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三类。生物方法对有机氮的还原能力较强,但对其中间产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的分解较困难,而化学还原法在此方面具有优势。传统的化学脱氮方法常使用非金属物质(如氢气)或活泼金属(如铁、铝)作为还原剂。氢气是危险介质,不适用于污水脱氮的实际应用;活泼金属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还原剂利
学位
由于地下排水管道的隐蔽性,及时、有效的确定管道故障位置以便进行维修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城市排水管道质量问题逐渐严重,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城市问题。有鉴于此,本论文基于运行工况构建多源数据集,对流量进行计算和预测,通过用水量折算法和水量平衡关系对大范围内的排水管道进行漏损范围评价,构建逐级缩小严重漏损范围的方法,为排水管道缺陷造成的漏损问题定位提供依据。对于排水管道内污水的理论流量,基于水量平衡关系将管
学位
近年来,随着地表水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许多城市的景观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左右,但部分水体仍存在着浊度和色度偏高导致其感官效果不佳的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景观水体的审美需求。小型景观封闭水体普遍具有环境容量小、易受污染的特点,采用单一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难以实现长期保障水体水质的目的,考虑到景观性和经济性因素,选用生态滤床工艺对其进行循环处理。构建合适的生态滤床系统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处
学位
污泥厌氧消化产短链脂肪酸(SCFAs)和甲烷是实现污泥稳定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其中,高温厌氧消化能够对能源实现大幅度回收同时降低后续污泥的处理成本,相较于中温厌氧消化可以获得更高的SCFAs和甲烷产量。零价铁(ZVI)作为一种易获取且价格低廉的还原性物质,可以提高体系中污泥的可生化性能、保持系统的稳定,从而有效促进厌氧消化过程,已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首次将ZVI引入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分别建
学位
在高级氧化技术中,光催化氧化去除水体氨氮依赖于羟基等强氧化剂,效果受水体p H影响,电催化氧化可产生羟基与活性氯等氧化剂,效果一般优于光催化氧化,受水体p H影响较小。近来,研究报道光电催化氧化中含氯自由基诸如Cl O·和Cl·等对氨氮进行高效去除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以钛纳米管(TNT)为光阳极,通过光电催化诱导体系中Cl-产生不同活性氧化物种,结合过渡金属修饰碳纤维阴极构建阴阳极协同体系,实
学位
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精神疾病负担第一大国。其中,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研究表明,童年创伤是成人重型精神疾病、自杀症状中一个危险因素。然而,童年创伤和自杀之间的具体关系尚不明确。在中国,这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本研究旨在分别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期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期童年创伤与自杀症状之
学位
目的:(1)观察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和健康人群中是否存在不一致性。(2)探讨肠道微生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参数之间有无相关性。(3)从微生物的角度对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纳入了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部的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精神分裂症(SCZ)组,并按照1:3比例招募同时期周围社区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健康
学位
氯代异氰尿酸(Chlorinated Cyanurates,CCAs)是世界范围内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期间广泛使用的一类消毒剂,CCA加入水中会释放消毒的有效成分余氯(Free Chlorine,FC)。同时还会释放氰尿酸(Cyanuric Acid,CYA),这是一种对人类和环境可能有害的难降解化合物。因此,检测氰尿酸和余氯对于确保充分消毒以及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然而,传
学位
微塑料污染已被广泛关注,环境中日益增多的微塑料,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微塑料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二者形成的复合体系,迁移至新环境时可能会发生脱附行为,除了会将污染物带入到新环境中,也可能对环境中的生物产生影响,目前复合体系的生物毒性尚无规律性定论。因而,研究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复合毒性效应对揭示微塑料的环境和生物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吸附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