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男排优秀运动员大力跳发球的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山东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su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山东男子排球队作为中国排坛的一支劲旅连续两个赛季获得了联赛第四名的佳绩。但是山东队队员与国内优秀队员跳发球质量的巨大差距,成为了制约山东队成绩更近一步的障碍。目前国内对于跳发球的研究很少,而且大多数是停留在理论上,所研究运动员的水平也相对较低。本研究通过高速摄像机(200帧/s)对山东队4名队员、非山东队4名队员共8人的大力跳发球动作进行分析。目的是找出山东队4名队员在跳发球助跑、起跳、空中引臂、挥臂击球、落地等技术动作的与国内优秀选手的差距,做出正确的技术诊断,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为山东男排的训练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研究方法:选定全国男子排球联赛跳发球统计得分率最高的4名选手和山东队选择跳发球的4名选手共八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拍摄频率为200Hz/s,同步拍摄运动员跳发球的抛球助跑、起跳、击球技术。取运动员挥臂击球瞬间作为两台摄像机的同步点,选取运动员在比赛中球速最快的两次发球为研究分析录像,使用APAS软件的Trim程序对数码影片进行同步剪辑。以描述性统计求平均值、标准差(X±SD)。结论:1季道帅最后一步的步长和并步距离较大,助跑速度损失率较小,蹬伸时间较短,右侧膝角位移较小,造成起跳高度不足。建议他适当减小助跑速度,减小水平方向速度分量,加长蹬伸时间,增大腾起角。在空中击球阶段,转体幅度较小说明主动肌群拉力不足,弹性势能较小,使得发球速度也较小。建议以后尽可能的加大身体向后的转体幅度训练,拉长肌肉工作距离。2李润铭助跑阶段并步距离较小,起跳时右膝角位移偏小。起跳空中击球阶段李润铭髋角和转体幅度相对较小,建议在挥臂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大自己的躯干后伸幅度,并加大身体向后的转体幅度的训练,拉长肌肉工作距离。挥臂击球瞬间肘关节和肩关节角度过大,不利于关节速度的传递,造成击球球速降低。3宋建伟和于大伟起跳腾起角过小,致使水平速度过大,球容易出界;同时导致起跳高度过小,击球点过低,发球威力大大下降,甚至导致下网,建议他增大起跳的竖直分量,增加起跳竖直分量的速度。4山东队4名队员都存在击球时机把握不好的问题,特别是宋建伟,建议平时多加训练,处理好抛球,助跑,起跳,击球的关系。此外还建议山东队队员多增加鞭打动作的训练,有意识的在手速最快的时候击球。
其他文献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由于新课标准的实施,新教育理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剔除陈旧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学习,总起来说就是化学从生活中来,化学为社会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师信息素养问题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当前,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比较繁多。然而,针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虽有一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