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目前已知的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世界上用硒防治疾病的研究,尤其是成功的用硒防治某些地方疾病,使人们对硒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硒在营养、医药及其生命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土壤中硒的含量分布是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研究土壤环境质量演变、人类活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等都有重要意义,硒含量受母质和土壤形成时的地球化学环境的控制。研究土壤中硒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地方经济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瑞安市耕地土壤硒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赋存形态,全面揭示了瑞安区域耕地土壤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数据统计、比对和有效性的要求,对土壤、作物进行科学采集与分析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给出准确可靠的结论。实验测定了瑞安市耕地土壤的含硒量,得出瑞安市耕地土壤的硒含量、分布情况。瑞安市耕地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48m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可以确定为富硒土壤。瑞安市沿海滩涂硒缺乏(<0.125 mg/kg),东部滨海平原区(115 Km2)、马屿镇(3.8 Km2)和仙降镇(8.5 Km2)沿飞云江的部分地区是硒不足区。中部平原、沿金潮港一直到湖岭的河谷平原和较平坦的丘陵山地,面积为413.01 Km2,属中等区硒含量为0.175-0.4 mg/kg之间。含量>0.4 mg/kg的富硒土壤面积达到779.28 Km2,占全市面积的57%,富硒土壤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实验还测定了硒的赋存形态,以及总硒量、水溶态硒、有机态硒、交换态硒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PH值、粘粒、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有机态硒是土壤总有效态硒的主要贡献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中硒的有效性有影响作用。实验还测定了瑞安市主要农作物的含硒量,其中杨梅平均含硒量为0.014mg/kg,马蹄笋0.011mg/kg,茶叶0.130mg/kg、山药0.015mg/kg、大米0.070mg/kg,根据《富硒食品中硒含量范围》确定为富硒农产品。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提出了瑞安市富硒杨梅、马蹄笋、茶叶、山药、大米等农产品开发规划建议,为有效利用瑞安市独特、丰富、天然的耕地土壤硒资源,加速推进瑞安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创建优势特色富硒农产品基地,开发生产出高质量的富硒农产品,促进富硒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为瑞安市硒资源开发利用和富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