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由于住房资源紧缺,相比较传统意义的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从效率上和质量上大大领先传统施工方法;推广装配式建筑能够使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速高效的减轻住房资源的压力。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大力推广的新型建筑模式,由于其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承载能力优良,施工工期短等多个优点,因此装配式的研究成为了如今建筑行业的热点;节点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装配式建筑目前主要的难点,各种连接节点的设计方法是拼接的关键,节点设计过于复杂对于现场的安装施工有很大的阻力;节点设计过于简单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不足,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发生破坏等危险。相比与传统现浇结构,预制结构的连接节点处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等现象,在地震荷载中,节点也是最先破坏的对象,目前装配式节点问题是装配式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梁柱干式节点,梁柱通过八根螺栓穿过梁与柱预留孔洞进行连接,梁选用T型梁,两侧翼缘部分为预留孔洞位置。本次试验制作了两组试件,分别使用高强螺栓与普通螺栓进行作为对比试验,两组试验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柱发生塑性破坏,普通螺栓组相比高强螺栓塑性变形更大,但极限承载力和抗震能力要弱于高强螺栓;对梁柱节点进行滞回性能分析,骨架曲线分析,承载力退化分析,节点核心区域应变分析和延性分析。在进行实验准备工作之前,针对该节点为研究其可行性,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本次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保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在模型的设置上尽可能的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根据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过程中,翼缘部分混凝土被压碎破坏;螺栓作为构件主要受力部分,螺栓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承压钢板处混凝土受力开裂但整体结构仍保持稳定,牛腿柱以及柱身上下端部非中心区并无损坏。(2)装配式节点高强螺栓的实验由于螺栓等级过大,导致螺栓塑性变形较小,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发生了剪切破坏,高强螺栓组在实验中螺栓仅发生部分的变形,构件整体的极限承载力要高于普通螺栓组。(3)将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试验进行对比发现,高强螺栓转动刚度大于普通螺栓,转角小于普通螺栓,但两组螺栓均表现处良好的转动能力,高强螺栓的延性要低于普通螺栓。随着荷载的增加,普通螺栓由于自身强度低于高强螺栓,螺栓先于混凝土破坏,试验后拆卸发现八根螺栓有一根被拉断;在后续试验中建议采用其他材料螺栓。(4)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很好的耗能性能,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构件设计满足强柱弱梁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可以为装配式的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应用提供参考。最后,感谢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资助基金编号(2016YFC0701500)对本文的实验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图76表11参6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和研究外科手术中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我院外科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抑酸药的临床资料,对用药比例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110例需行患肢功能锻炼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时所采
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现代教学体系中。把信息技术与农村体育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能
会议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对12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
建立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的掘锚机后配套连续运输装备用刚性输送带架的焊接过程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立管与横管—连接耳与横管—连接耳与立管'和'连接耳与横
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难兄难弟",一般两者同时存在。有数据表明,约70%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对于"糖友"而言,至今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病的极高危人
有序的队形是幼儿园组织集体活动的基本保障。然而经研究者观察,当前幼儿园队形学习活动以教师反复提醒、幼儿机械化训练为主,既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此,研究者与G老师、Q老师形成研究小组,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遵循“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螺旋式流程,在H市S幼儿园大班进行了幼儿园队形学习活动行动研究,以期将游戏精神融入队形学习。研究准备阶段,研究者首先探讨了幼儿队形
本文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能源审计的必要性及方法,通过对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用能系统的测试,挖掘公共机构用能系统的节能潜力,提出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