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东声乐作品中的民族特征研究与演唱分析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沛东老师是我国声乐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作品多产,恢弘大气,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黄河渔娘》是其近年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声乐作品之一,也是在民族性上体现较为突出的一部作品。本文以此作品为例,结合音乐会中的演绎体会,浅谈徐沛东老师声乐作品中的民族特征及此该作品的演绎技巧。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中国民族声乐风格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主要特征体现在方言与语言音调上,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声乐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史料记载,这种悠久深邃的文化底蕴为民歌声乐风格建立了历史经验以及奠定了优良的基础。2.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民族性的研究上,大多体现在情感方面,这种情感是一种民族情结的体现,属于一种炽热且深厚的民族情感,声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的形式传达给观众,想要将这种炽热的情感最直接的传达给观众就要对演唱者提出很大的要求。对民族的了解热爱程度也提出了甚高的要求。3.徐沛东老师的民歌旋律优美动人,知名度甚广,其作品在国内各类演出中都具有相当高的演绎频率,并且徐沛东老师曾多次出访海外各种国家,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选题的研究意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表现在:在音乐作品不断更新的今天,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不断创新发展,徐沛东老师作为我国最出色的民族声乐作品作曲家之一,研究徐沛东老师民族声乐歌曲的民族性,更能好的将他的作品与本民族的东西切合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其民族性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徐沛东老师的音乐作品,更能促使自身在对其民族歌曲的声乐演唱中,更加贴切的展示其作品的思想意境和情感表达。秉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优良理念,为更好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弘扬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作品做出一份绵薄的贡献
其他文献
调查发现,学生参加社团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参加社团对学生正常上课可能有所耽误,但学生能自觉地用课堂之外时间进行学习,参加社团对课程学习成绩未产生显著影响,
当前世界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当前全球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国家大致形成雁行的梯队,欧美日等国主要为发包国,印度为典型的承接高附加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性、法制追索体系不健全三个角度分析了小微企业信贷配给行为产生的原因,拓展了融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分析框架。并从完善小微企业信息、建立
基于中国内地28 197家企业和高校2006-2016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材料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探讨技术比较优势在其中的作用。研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杜宾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协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它依靠云计算、在线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来实现金融服务、信息中介和支付。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操作简单、参与度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产剥离的实施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
新形势下贸易便利化势在必行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不仅要求不断提高自身开放水平,也要求
将粮食主产区中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服务组织模式分为产业服务组织模式、合作服务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组织模式,从理论上揭示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的服务组织模式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