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能源资源储量尽管比较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却很低,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能源消耗持续增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已经从单一的政策走向,转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方式来进行节能降耗的政策和制度,是我国当下缓解能源危机较为有效的因应路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和推广的市场化减排的制度,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富有商业性、整合性、多赢性等特征,但其与生俱来的风险性也同时存在,其制度本身的优越性自不待言,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已经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不断推进,资源开发与能源利用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得到重视。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当前国情,审视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发挥各方主体在节能减排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界定各方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保护其应有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的制度效益发挥更为显著,是当前节能减排领域重要的法律问题。我国当下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发展较为迅速,但在实施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合同能源管理究责机制不完善、合同各方主体权责不清、节能量查验与核实的机制与程序还有待优化等。结合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从而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一是应当从健全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法律促进制度出发,进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指引、提高节能服务公司的综合能力、建立健全经济激励机制;二是系统建立节能服务行业规范制度,将合同能源管理纳入法律法规体系之中进行规范,并出台合同能源管理行业规范以及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的中介服务;三是要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交易与监管机制,从建立项目收益权融资及交易制度、完善合同能源管理行政监管机制入手,切实解决EPC制度的融资与监管困境。基于此,能够较好地从法律层面降低合同能源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为合同能源管理制度营造一个较为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而助推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在第一章通过分析承诺清单的谈判和达成过程阐述承诺清单的单边特点,接着对其适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中的条约定义,从而讨论承诺清单的条约性质。第二章第一
驰名商标淡化包括弱化和丑化,是指未经许可将驰名商标用于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从而削弱驰名商标显著性或者损害其商誉的行为。它不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