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日本右翼运动的大众心理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my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日本进入“激进主义运动的高扬期”,在关东大震灾、金融恐慌和世界恐慌等影响下产生经济萧条、政党政治腐败等问题。在伦敦海军军备缩减会议等背景下,日本内外危机深化,右翼运动勃发。在日本历史上,这一时期是法西斯形成、确立的时期。在此期间,以血盟团、爱乡塾为代表的民间右翼急速成长为一大政治势力。自1931年的三月事件到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期间,民间右翼与军部的革新派相结合,发动了一系列右翼恐怖事件和政变。在这些恐怖事件及政变中,日本当权者和财阀被杀害,日本走向了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的不归路。作为右翼思想家,北一辉提出国家改造理论,大川周明标榜日本精神,井上日召树立“一杀多生”思想,橘孝三郎提倡皇道主义。他们作为右翼运动的理论指导者,发动了血盟团事件、五一五事件和二二六事件,对血盟团团员、爱乡塾塾生、青年将校等群体进行思想洗脑,培养其成为革新青年,煽动他们参与右翼恐怖事件。右翼运动的勃发受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影响,也与一定的大众心理相联系。思想领袖提出所谓“国家改造”的主张,通过大众间的相互作用树立了权威信仰这一形态。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等动员手段,培育了一批“革新青年”,煽动其参与右翼恐怖事件。在右翼运动中大众心理表现出盲目性、暴力性及绝对服从性,并表现出一定的宗教感情。这种宗教感情包括对思想领袖的盲目崇拜,对右翼恐怖事件主谋的盲目服从和对作为“现人神”的天皇的宗教信仰。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总数也在继续升高,同时为了达成缩短行车里程、提高线型标准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等一系列目标,公路隧道的数量
患者女,35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习惯改变.4个月前体检B超发现盆腔占位病变,肿块最大径约4.0cm,未行任何治疗。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内部和外部总是存在着各种丰富的资源,能否整合好这些资源,对其加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往往起到十分关键的
根据当前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形势及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8项重要建议;认为国家应从进一步加强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出发,明确煤炭工业发展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定宏观调控的方针
为了要将上汽集团打造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级汽车企业,其核心在于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拥有先进、成熟的研发体系。考虑到汽车造型设计、动力总成设计都相对先进,当务之急就是将电子电气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专注于研究如何对汽车电子电气设计的研发体系进行重建,对设计方法进行重新确定,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重建,并通过建立汽车电子电气可重用库系统来确保高效性、可靠性、可复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