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监督过失责任及其立法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h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监督过失密切相关的案件数量日渐上升,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这类犯罪的特征,寻找一条既避免刑罚被滥用,又在最大程度上遏制此类犯罪再度发生的途径。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又准确解决此类过失行为的违法性和责任承担,向旧过失理论提出了挑战。危惧感说扩大了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不再关注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要求行为人只要有危惧感就应采取避免措施,而倾向于成为一种客观责任。监督过失责任正是危惧感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在职务或业务上形成的特殊关系是监督过失存在的前提,否则监督过失责任也就无从谈起。监督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行为人的注意能力和注意义务两个组成部分,两者在犯罪的成立上缺一不可,但二者不存在对应关系,在认定时应当针对监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考察。监督过失犯罪主要适用于公害和责任事故类犯罪中,客体主要包括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公私财产安全,公民的人身权利等方面。也由于这个原因,监督过失责任对行为主体规定了严格的注意义务,为避免过于扩大打击范围造成客观归罪的嫌疑,成立的范围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其他文献
西方的近现代刑罚理论经历了报应刑论、功利刑论、综合刑论三个发展阶段。我国现行立法在刑罚适用原则上采用的是通论——综合刑论,即刑法以综合刑论为理论基础规定了刑罚适用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半城镇化"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探索解决"半城镇化"现象的有效途径是本文最终目的所在。
<正> 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华厦公益慈善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中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和IPv6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互联网向宽带化、无线化和移动化迈进的脚步越来越快。能为用户提供安全、无缝接入的移动VPN(虚拟专用网)技术日益受到运营商的关注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中央非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总体上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公共问题日渐凸显,且公共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解决的难度较大,这对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旅游房地产的概念浮出水面,市场运营也已初露端倪。我国旅游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在旅游界和房地产界引起极大关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大多数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多为数量性状,因此对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准确定位分析在
发展草食家畜养殖是推动中国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型、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关键。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和计量模型方法,系统考察了中国草食家畜养殖的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