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微生物群中抑藻放线菌及其代谢物活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t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然而目前通常采用的物理、化学等治理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微生物法具有廉价、安全、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的特点,因此是未来富营养化防治的发展方向,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有效微生物群(EM)是采用独特工艺,将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和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等5大类以适当比例混合培养发酵而成的微生物活菌制剂,由于其生态自持性较高而被广泛用于各种水体的治理,其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尤其引人瞩目。然而,尽管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藻活性,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人员依据放线菌的抑菌特性筛选出了具有高效杀藻抑藻活性的放线菌株。  本课题采用选择性培养基(高氏一号)从有效微生物群中富集出放线菌,通过向对数增长期的混合水华藻液中加入放线菌、葡萄糖、放线菌+葡萄糖、放线菌发酵灭菌后的发酵液分别考察了其对水华藻的抑制效应,同时以分子排阻色谱与三维荧光光谱(EEM)分析各实验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初步确定了抑藻活性物质的基本类别。  研究发现,接种混合放线菌并添加葡萄糖的混合藻液中,水华藻的叶绿素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并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按叶绿素浓度计在20d的实验期内抑制率达94%以上,表明在外部营养基质存在条件下,放线菌能有效抑制水华藻的生长增殖;而同期单独接种放线菌或葡萄糖的试样中水化藻的生长甚至优于BG-11培养液中的空白对照试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华藻液中投加经过高温灭菌的放线菌发酵液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抑藻活性,据此初步判定放线菌在生长代谢中可能产生某些抑藻活性物质,且该物质并不属于蛋白质类。结合对受试水样的分子排阻色谱及三维荧光分析,基本可确定放线菌发酵所产生的抑藻活性物质应该是分子量为500~1000Da的芳香族腐殖酸类物质。此外,对受抑制水华藻营养细胞的观察发现,其外部轮廓清晰,结构完整而叶绿素质量浓度却显著降低,表明该类抑藻活性物质主要是通过破坏叶绿素达到抑藻目的的。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IPCC碳足迹评估方法,选用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EIO-LCA)对农业生产进行分层,测算1982-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土地利用方面直接及间接碳足迹.研究表明该
红鲫在分类上属于鲤科,鲤亚科,鲫属,体色全红,且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生活力强,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等特点。本实验室选育的改良红鲫更是具有背高、抗病力强等特点。红鲫的人工单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设备,具有循环寿命长、原理简单、电荷运输能力强等优点,为21世纪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提供了一个极具前景的选择。电极材料的优劣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