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本文试图从交往的角度来解读政治领域里的问题,对政治交往基本理论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交往的基本涵义和类型。政治交往是处理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实践活动,它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政治交往的基本类型即从政治的不同层面来描述主体的交往活动,可以分为个人之间、阶级或阶层之间、国家之间、政党之间、民族之间和民间的政治交往。第二部分是政治交往的功能和特征。文章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方面来论述政治交往的功能所在,体制内政治交往具有统一奋斗目标和思想观念、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增强社会政治稳定和团结的功能;体制外政治交往具有缓和社会冲突、降低政治成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功能。通过分析政治交往的功能,从而使政治交往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征突显出来,即具有阶级性、全局性、重大原则性和历史变动性。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交往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文章首先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交往的方针和原则,在这些方针和原则的指引下,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交往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中国政党交往的主要特色,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民民主,是区别于西方政党交往的根本优越所在。而我国在对外的政治交往中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目前我国政治交往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了方向。本论文以政治交往本身的涵义透析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交往的具体内容如何为重点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等。本论文以研究政治交往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进行政治交往实践所采用的政策为基点,既有理论的依据又有实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