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D的钙磷调节作用已被人们所熟知,维生素D主要通过其活性形式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许多与钙、磷代谢无关的组织和细胞上发现有维生素D受体。因此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认为维生素D具有更广泛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免疫增强,抗突变等。本文对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进行初步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一、活性维生素D(1,25(OH)2D3)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单独及联合卡铂(CBP)后的增殖抑制作用。二、维生素D对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造血损伤和DNA突变的保护作用。三、活性维生素D缺乏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死亡率及腹腔巨噬细胞炎性因子TNF-α、NO释放的影响。方法:(1)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1,25(OH)2D3和CBP单独作用于SKOV3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不同顺序联合作用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情况;(2)以60Coγ射线6.0 Gy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建立照射损伤模型,观察维生素D灌胃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3)以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1α(OH)ase gene knock out mice)作为活性维生素D缺乏的动物模型,观察LPS引起的小鼠死亡率和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释放情况。结果:(1)1,25(OH)2D3作用于SKOV3,使细胞存活率降低,10-7 M 1,25(OH)2D3作用72h后细胞存活率为72.45%,10-8 M 1,25(OH)2D3作用72 h后细胞存活率为82.11%;并使SKOV3细胞阻滞于G2期。当与CBP联合作用时,效应取决于用药顺序。同时给药时,10-7 M 1,25(OH)2D3联合2×10-5 g/L CBP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为11.77%,10-8 M 1,25(OH)2D3联合2×10-5 g/L CBP作用时细胞存活率为14.13%。先后给药时,抑制细胞增殖情况不及同时给药时。(2)维生素D能够一定程度上恢复照射损伤小鼠的外周血细胞,照射后第2d,白细胞升高至3.05×109/L,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也高于照射组;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至10.34%,使照射引起的骨髓细胞G1期阻滞缩短,G2期阻滞延长。(3)LPS诱导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NO的释放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LPS腹腔注射后24 h,基因敲除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动物生存率分别为10%和40%。结论:(1)1,25(OH)2D3对SKOV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25(OH)2D3与CBP联合作用于SKOV3时,具有双重作用,作用效果取决于用药顺序,与CBP同时加入时,表现为细胞增殖抑制。在CBP前、后加入时,表现为拮抗作用。(2)维生素D对照射损伤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升高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骨髓细胞微核率。(3)1,25(OH)2D3对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