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xinghui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高危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的200例接受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包括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单孔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或淋巴结采样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如果患者满足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则被定义为高危患者:1)年龄≥70岁;2)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率(FEV1%)≤60%;3)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60%;4)既往冠状动脉病史(冠心病)。按1:2随机抽样来选取同期接受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非高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64例高危患者与136例非高危患者的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早期情况及住院总费用。结果:高危组64例(年龄≥70岁:41例;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率(FEV1%)≤60%:9例;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60%:17例;既往冠状动脉病史:11例)。按1:2随机抽样来选取同期接受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非高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6例。与非高危组相比,高危组患者年龄较大(68.7岁VS 54.6岁,P﹤0.05),术前肺功能较差(FEV1%:81.1%VS92.8%,P﹤0.05;Dlco%:72.9%VS 88.8%,P﹤0.05),术前合并基础疾病者亦较多(38例,59.4%VS 51例,37.5%;P﹤0.05)。高危组与非高危组在手术创伤(手术时间:204.8min VS 196.3,P=0.386;术中出血量:101.4ml VS 87.6ml,P=0.177;淋巴结清扫总数:22.0个VS 20.1个,P=0.157;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4.1组VS 3.8组,P=0.068;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14.5个VS 13.4个,P=0.336)、术后并发症(14例,21.8%VS 25例,18.4%;P=0.142)、术后早期恢复情况(胸管放置时间:7.4天VS 5.5天,P=0.203;胸液总量:1025.4ml VS 866.6ml,P=0.103;术后住院时间:7.3天VS 6.9天,P=0.573)及住院总费用(59115.8元VS 54410.8元,P=0.05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治疗高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在与高危患者谈论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风险时可为术者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能够高效修复土壤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且亩均成本不超过30元人民币。这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绿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及研究院都进行了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国内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针对于正脸的自动识别,通过投影获取稳定的特征点进行人脸识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与静吸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及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和静吸复合组,
研究目的:通过双针法电磁导航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双针法电磁导航引导在肺结节定位中的运用。研究对象及方法:实验对象为4只实验动物猪。操作方法如下:1
在炼铁过程中,熟练管控温度、材料等构成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在炼铁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可以有效的使数据控制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从而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在自动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宗旨,构建“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在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索塔容许偏位的正确计算以及主索鞍顶推阶段和顶推量的合理确定,事关索塔的受力安全。以四渡河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别按索塔截面不出现拉应力和
1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见图1。2实验原理磁流体发电技术,就是用燃料(石油、天然气、燃煤、核能等)直接加热成易于电离的气体,使之在2000℃的高温下电离成导电的离子流,
本文介绍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由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实例,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经试验证明.该方案达到了对步进电机的最佳控制。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女性微血管心绞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微血管心绞痛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常规药物治疗+24周康复治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