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的对比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64层螺旋CT(64SCT)与超声心动图(Echo)左心室功能各指标相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探讨64SCT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78例,其中男57例,女21例,年龄35~55岁,平均(48.2±10.3)岁。所有入选对象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1个月内手术及外伤史。分别行64SCT和Echo检查,检查前均未服用药物控制心率,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周,且所有患者检查时均为窦性心律。操作完成两种检查的医生均在本专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64SCTA扫描采用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方案,根据原始图像数据载入心功能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心肌质量(LVMM)。Echo测量左室功能各指标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M型超声。统计学处理:(1)两种方法所得左室功能各指标的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2)两种方法所得左室功能各指标行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4SCT与Echo所测左室功能参数(LVEDV、LVESV、LVEF、LVSV、LVMM)person相关分析提示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959,0.758,0.918,0.989和0.978,P<0.001),相关性可被临床接受。两组资料行配对t检验,得出64SCT所测LVEDV、LVESV较Echo所测大,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60和4.783,P<0.05);LVEF、LVMM较Echo小,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145和-8.442,P<0.05);LVSV较Echo大,无统计学意义(t为1.978,P>0.05)。结论Echo是临床常用的无创测量心功能的检查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64SCT所得左室功能各指标与Echo相关性很好。因此,64SCT评价心脏左室功能在临床工作中有可行性,可作为CT冠脉造影的一种补充。
其他文献
虽然,1983年普遍开始经济恢复,但对采矿方面的影响不太快。该年金属价格最好也不过是中等水平,肯定低于七十年代后期的水平。随着矿石品位普遍下降,露天矿工作者再次进行试
灵芝代料栽培生产中,污染多以霉菌为主.实验对污染的菌袋做了如下处理:菌丝生长前期污染严重的,其培养料做发酵处理;中、后期污染的(菌丝长至袋长的1/3以上)进行脱袋覆土出芝.结果表明
研究背景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主要依靠其吞噬功能清除外源性颗粒、病原体、死亡细胞、凋亡细胞来发挥维持组织内环境稳定、免疫防御等功能。自噬是细胞清除
一个女记者,“劝降”一个在逃杀人犯,引导并帮助他走向自首之路。这个故事,无疑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这则新闻,经过当事人、女记者程洁和她所服务的杭州《都市快报》的精心策
当前,铸钢工业正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冷硬树脂砂工艺。这种工艺要求提供SiO_2含量高(要求含量SiO_2≥97%),杂质含量低、粒度适中,粒形好的硅砂。为此必须对浑圆度较好的天然硅砂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心力衰竭大鼠的QT离散度及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心力衰竭组,另设假手术组。术后8周用心脏彩超测定射血分数,参松养心胶囊组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组和假手术组则用生理盐水替代,灌胃给药8周。用皮下插入自制电极检测QT离散度变化,用颈总动脉插管法观察平均动脉压,将大鼠的左心室截面用10
日本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在神岗茂住矿修建一个高为23.1米,宽为19.2米上部为半圆球的筒状地下实验室,室顶离地面1000米,室中心离峒口3000米。 Cosmic ray research instit
本文利用Fourier状分析法论述了在通流和塞流破碎条件下,不同玻璃颗粒的混合物的形状差别问题。通流破碎的颗粒较多棱角,且有较大的粗糙度和较复杂的形状。较小的颗粒更细长,
广电事业发展的成败、兴衰,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广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管理者的工作方法要作出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传统的领导方法向现代型的领导方
在本研究中硫化铜矿石无捕收剂浮选取得了与加捕收剂浮选相同的选别指标,含铜1.88%的浸染铜矿无捕收剂浮选小型闭路试验,获得品位26.15%,回收率95.3%的铜精矿。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