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艺文志》与《八千卷楼书目》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史稿艺文志》,吴士鉴、章釭、朱帅辙编,是纂修於民国三年至十六年的《清史稿》志的一部分,是当时专门记录清人着述的最大书目,共着录9633部,是研究清代学问者必备之书。但由於它修於特殊的年代,里面的错误很多,严重影响了学者对它的使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逐条的考证。本文从史源学角度入手,对该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既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也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清史稿艺文志》的来源都是书目,书目很多,最大的是《八千卷楼书目》。《八千卷楼书目》二十卷,清丁立中编,约成於光绪二十五年,是清朝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书的总目录,其中有4713部书入选《清史稿艺文志》。本文逐条核对了《清史稿艺文志》从《八千卷楼书目》的选录情况,就有差别的三百余条进行了考证,辨明了是非。这些考证会很益於对该书的应用。又从着者、书名、卷数、分类等几个方面,分类归纳了各种错误的类型。列表分类统计了《清史稿艺文志》从《八千卷楼书目》中选择图书数量。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对经部的诗类、史部的地理类、子部的小说类、集部的别集类和词曲类的选录情况,总结了《清史稿艺文志》选录特点14条,主要有所选着作一般是名家名作;着录时有不少舍弃了附录;方志一般收录省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收录较少;小说、戏曲收录的量少,在现在看来质量也不高。辑佚书的集中收录,附於每类之後,这是一创举,体现了清代的辑佚特色。闺阁之作单列,这种方式即简明又包含较多信息,值得编辑简目者效法,等等。在余论中进一步谈了《清史稿艺文志》所用的《八千卷楼书目》的版本问题,学者对《清史稿艺文志》研究少的原因,以及怎样开展对它的研究和关於《志稿》收书的比例问题。这使我们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而对我国的史志目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他文献
二语语音习得既是二语习得的首要基础,也是广大二语习得者的首要需求和最大困难。汉语语音与世界其他多数语言的语音差异比较大,因此不少汉语二语习得者,对汉语语音的习得感到非
学位
感觉结构是威廉斯提出的原创术语和核心概念,也是他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这个概念范畴本身的模糊不清。这
近年来,不少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也已经引入“语义透明度”这一概念作为一个观察角度,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情况。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语义透明度大多被简单
学位
作为一位在创作中具有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徐小斌以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展现了她的两性观。但是,她绝不是一个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超越了狭隘的性别主题,深入到了社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