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是指当靶子出现在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时,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它是空间选择性注意的一种抑制现象。这种现象是Posner和Cohen发现的,他们认为返回抑制反映了人的心理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注意不是执着于原来注意过的位置,而是得以迅速转向以前未被注意过的位置。随着返回抑制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返回抑制在特定人群中的研究。目前,返回抑制的个体差异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年龄的人群、健康人和脑疾病患者、普通人和残障人的差异上,也有人研究过学优生和学困生、普通人和运动员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为返回抑制量或时程的不同。很多研究表明,场依存-场独立性认知方式与注意过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场依存、场独立型被试在注意方面存在差异。而返回抑制是空间选择性注意的一种,它本身又要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条件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返回抑制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注意条件的改变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返回抑制的影响。本研究共包括三个实验,均采用难度较大的辨别任务:实验一设置了不同的SOA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返回抑制任务中的差异,采用2×2×5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位置)和SOA(150 ms、350 ms、550 ms、750 ms、950 ms),其中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其它均为被试内因素;实验二采用固定SOA为750 ms,通过改变靶子出现在线索化位置的机率使被试形成内部的注意定势,考察在内源性注意条件改变时,场依存、场独立个体的返回抑制量受到的影响,即考察认知方式和注意定势对返回抑制的影响。采用2×2×3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位置)和线索有效性(低有效性、非信息性、高有效性),其中认知方式和线索有效性为被试间因素,靶子位置为被试内因素;实验三将SOA固定在750 ms,通过引入与任务无关的运动形式的干扰信息来改变外源性注意条件,考察外源性注意条件的变化对场依存、场独立个体返回抑制的影响。采用2×2×2三因素混合设计,自变量为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靶子位置(线索化位置、非线索化位置)和干扰条件(有干扰、无干扰),其中靶子位置和干扰条件为被试内因素,认知方式为被试间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返回抑制时程上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个体的返回抑制出现时间比场依存个体要早。(2)注意定势对返回抑制有影响,低有效性线索条件下的IOR量大于非信息性条件,高有效性条件下则没有出现返回抑制,反而出现显著的易化效应。非信息性条件下,场独立被试出现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而场依存被试则未出现返回抑制;低有效性条件和高有效性条件下,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的IOR量/易化效应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即,注意定势使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IOR量上原本存在的差异消失了。(3)与任务无关的干扰信息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IOR量的影响不同,场独立被试在有干扰和无干扰条件下都出现了返回抑制,且两种条件下的IOR量没有差异,而场依存被试仅在无干扰条件下出现返回抑制。也就是说,场依存被试的IOR量受干扰信息的影响很大,场独立被试的IOR量则未受干扰信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