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成长成才意识,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在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他们表现出信仰迷失、诚信缺失、精神空虚、责任缺失等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当前励志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在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坚定信仰,为广大学生发展提供不懈奋斗的力量支持,让他们可以振奋精神、锤炼意志,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成为才华与德行兼备的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励志教育思想作为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写作展开提供了思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作为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必要性条件,并且结合大学生励志教育的思想性、坚定性、实践性、激励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对当前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分析调查可知,当前大学生励志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全社会基本形成重视励志教育的良好氛围,创设了多种励志教育方式,主流政治思想积极健康。同时,大学生励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缺少科学系统的高校励志教育机制,部分大学生“不励志”现象仍然较严重,并且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了解到,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是大学生励志教育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主要从构建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顶层设计与根本依循、构建大学生励志文化资源体系、构建励志教育客体的主动受教育机制、构建励志教育的外部教育体系等四个角度提出改善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的基本思路,试图为大学生励志教育建设提供些许有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