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儿作品是指尚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作品使用人经过合理勤勉寻找后仍不能确定该作品的著作权人,无法取得使用该作品的授权,也不能通过公共领域的认定进行管理的作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愈来愈突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允许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孤儿作品,进而充分的发挥孤儿作品对社会公益的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符合著作权法的平衡公私权利之间平衡的宗旨,但是许多具体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在我国,著作权法尚未对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做明确的规定。不过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实践者们的重视。要想探讨出一条解决孤儿作品公共利用的有效途径,既要借鉴外国的有益的经验又不能完全机械的采用他们的主张。本文旨在结合国外先进有益的主张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做粗浅的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孤儿作品问题的概述,通过对孤儿作品概念和类型的探讨,引出了孤儿作品问题的关键是它的公共利用问题。并揭示出引起这一问题社会和法律原因。第二部分是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现行的著作权限制制度和利益平衡原则这三个角度来探讨解决孤儿作品公共利用的正当性。从而得出传统的先授权再使用作品的做法不适合用来解决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我们应该先使用孤儿作品而后再对权利所有人进行补偿。第三部分是介绍了世界各国现行的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得出由使用者和权利所有人之外的第三人或组织介入来确定使用和补偿的标准是比较合理的方案。第四部分是对解决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提出了粗浅的建议。其中包括孤儿作品公共利用的基本原则,具体规则的设计以及相关的辅助制度。本文提出,在解决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时首先应该遵循的是保障公共获取、合理勤勉及合理补偿三个原则。其次通过对孤儿作品的两种情况的分析对解决其公共利用问题的具体规则做了简单的设计。接着又提出了两种辅助制度:孤儿作品公共利用的登记制度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最后总结性的提出,解决孤儿作品的公共利用问题必须秉承着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使得作品著作权人的私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达到平衡。使用孤儿作品的同时必须注重对作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出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有其他权利人想要利用该作品时,不得以已经对孤儿作品进行使用来限制其他人使用。所以在孤儿作品公共利用过程中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也应得到重视。对此本文强调在使用孤儿作品时必须经过合理勤勉的寻找和对出现的权利所有人进行合理的补偿。若没有进行勤勉的寻找,而事后证明该作品并不是孤儿作品,则此时使用人是恶意利用孤儿作品,构成侵权,使用人应当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如果作品确属孤儿作品但使用人没有合理勤勉的寻找,仍应认定为侵权,使用人也应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使用人虽经合理勤勉寻找后方进行利用,但未向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支付费用,甚至在权利人出现后仍拒绝支付费用,则应该承担向权利人支付费用的法律责任。若权利人和使用人对支付的费用数额存在争议,应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申请著作权管理机构进行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确立,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价格决策的主体,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迅速发展。因而,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势在必行。但
<正>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化类节目改版。《第十放映室》栏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视率增长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第十放映室》的前身是《银幕采风》和《视觉》
<正>电视新闻具有现场性、纪实性的特征,其可信度高于其他媒体,有毋庸置疑的社会公信力。虚构事实、伪造现场而获得电视画面尽管也显得十分真实,但本质却是一种违纪或犯罪的
对于毛泽东为什么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领导权争夺说、工具价值说、为新理论奠基说等。本文认为,毛泽东提出
<正>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和产权重组完全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寻求企业发展从而为股东带来更多利益的一种自主决策,企业是兼并行为的唯一主体。
<正>2015年4月1—2日,由河南省农业厅批准,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肥料协会、郑州恒达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原肥料(农资)产品交易暨信息交流会(以下简称中原肥
云南省昭通市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但由于主栽晚熟红富士品种比例过高,给生产销售等带来压力。为解决品种单一导致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当地苹果比北方苹果成熟早的自然
现代公司制度以及国外多年的实践研究表明,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在改善公司管理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方面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
进入21世纪,人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甚至决定企业发展的长度和高度。随着人才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各大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吸引和留住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成为每一个公司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73年,胜任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逐渐被企业所接受和认可,在众多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胜任力模型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国内外
通过对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压轴题的探究,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解题经验,给学生提供一题多解的平台,体悟解题与解题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解题过程中,建立模式后又打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