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在血管生成和血管萎缩中起关键作用[Pan X,et al,2004]。血管生成是许多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需的,如胚胎发育和伤口愈合[Romagnani P,et al,2004];但血管生成在肿瘤和各种炎症发展中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Griffioen AW,et al,2004]。而血管的萎缩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血管炎、血管性老年痴呆等)的发生,目前临床上此类疾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血管萎缩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有直接相关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对阻止血管萎缩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诱导肿瘤血管的退化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诱导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是诱导肿瘤血管的退化的关键步骤[Greenberger S,et al,2004]。因此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机制,可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细胞凋亡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其调控机制至今不明。血管内皮细胞曾被认为是抗凋亡的,因为它能够抵抗诸如Fas等凋亡诱导剂,除了剥夺基本的存活因子(如生长因子、血清等)外,其他方法很难使其凋亡,因此其凋亡机理的研究也滞后于其他多种细胞[Sata and Walsh 1998b]。出血性蛇毒是血管内皮细胞有效而专一的凋亡诱导剂,自90年代起就被作为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机理的工具[Araki S,et al,1993],本论文以出血性蛇毒为工具诱导VEC凋亡,研究其凋亡过程中信号转导途径。 VEC是锚定依赖性细胞,只有粘附于细胞外基质上(ECM)才能存活[Feng C,et al,2004]。VEC表面表达多种ECM成分受体,即膜整联蛋白,该种蛋白是存在于质膜上跨膜异二聚体糖蛋白,它们不仅使细胞能正常粘附于基质上,还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表面所表达的全部整连蛋白的种类受细胞分化程度、恶性转化程度等的制约,与细胞的发育进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