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微生物组在调控铁缺乏适应性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gg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是碱性石灰性土壤,土壤中铁的溶解度因较高的p H和高含量的碳酸盐而严重降低,明显抑制作物对铁的吸收和利用。间作可使作物间发生资源互补,在提高体系生产力、促进土壤养分活化和作物吸收利用、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间作是如何影响土壤-植物系统中铁的吸收利用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学机制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实验以大豆和玉米植株为实验材料,从野外采取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利用各种生理生化、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在铁缺乏条件下,间作如何调控土壤-植物系统中铁吸收和转运,以及其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根系分泌物分布规律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铁缺乏和铁过量都抑制了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大豆和玉米三个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干重均在铁含量适当时最高,且间作显著提高了大豆叶子的干重;随着有效铁含量的升高,大豆和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且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光合速率。间作还提高了植物对铁以及其它养分的吸收利用:间作与单作相比,显著提高了大豆全铁、有机碳、全磷的含量和玉米全氮、有机碳、全磷含量;提高了大豆和玉米三个生长时期土壤全氮、有机碳、β-葡糖苷酶含量。(2)不同铁浓度与种植模式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大豆根区、根际和根内以及玉米根区、根际中,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铁含量的微生物群落都有显著差异。不同铁浓度与种植模式改变了植物根相关微生物类群。在铁缺乏条件下,大豆根际显著富集了Herpetosiphon、Ensifer和Gaiella,玉米根际显著富集了Microbacterium和Rhizobium,它们是潜在的具有产生铁载体能力或促进植物铁吸收能力的菌株。种植模式和铁含量还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低缺乏条件下,间作体系中大豆和玉米根际的微生物网络比单作更加复杂。(3)间作显著改变了大豆和玉米根系分泌物的结构与组成,并且对于大豆根系分泌物的解释度更高;而铁含量只对玉米根系分泌物有显著影响。在铁缺乏条件下,大豆根系在间作时显著富集了Oleamide、Fenpropimorph和Coumestrol等物质,玉米根系在间作时显著富集了Oleamide、Coumestrol和Daidzein等物质。(4)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微生物群落和根系分泌物的结构和组成,根系分泌物与微生物群落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玉米中相关性更强。在玉米根际中,Coumestrol与Nakamurella显著正相关;在大豆根际中,Coumestrol与Pirellula显著正相关,它们潜在具有促进植物铁吸收的作用。与缺铁条件下间作体系中显著富集的微生物相关的根系分泌物,和与Coumestrol显著相关的微生物潜在具有促进植物铁吸收的能力。综上所述,在碱性石灰性土壤中,大豆/玉米间作提高了植物对铁缺乏环境的适应性,进而促进了植物对其它养分的吸收,并改善了土壤中全氮、有机碳等养分含量。在铁缺乏条件下,大豆和玉米根际显著富集相关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它们可能具有产生铁载体能力或能够促进植物的铁吸收。本研究为土壤不同铁含量条件下植物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为缓解植物缺铁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同时为活化和促进北方半干旱地区碱性石灰性土壤中铁的有效利用以及提高作物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生物体内跨膜运输水分的通道蛋白,质膜水通道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是最大的植物AQP亚家族,存在于细胞质膜上,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中,在维持植物水分平衡和抵御逆境胁迫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源表达MdPIP1;2转基因拟南芥和过表达MdPIP1;2苹果愈伤组织为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MdPI
学位
广义李属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类群,约包含250–400种乔木或灌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臭樱分支隶属于广义李属,是东亚特有类群,间断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东部的武夷山,仅包含4–7个物种。由于以往使用的基因片段包含的效信息位点较少或取样有限,导致李属缺乏稳固的系统发育框架,限制了我们对该属多样化历程和关键性状演化规律的理解。此外,尽管前人对臭樱分支进行了分类修订,但
学位
通过研究2家制浆造纸企业的废水与污泥样品,探究了废水处理流程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X)去除途径与其在污泥中的微观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末端AOX浓度低于1.0 mg/L;AOX主要通过生化处理去除,剩余污泥是AOX迁移的重要介质。AOX主要赋存于污泥细胞相与胞外聚合物(EPS)中,污泥吸附量达到总AOX处理负荷的21.1%~24.8%。
期刊
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副产品,随着农作物单产的不断提高,作物秸秆总量也日趋增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中国每年秸秆产量超过9亿吨。秸秆还田促进生物质资源的再利用,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利用途径之一。秸秆深耕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不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但目前西北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秸秆腐解情况及限制深层土壤秸秆降解的因素还不清楚,因此秸秆深耕的降解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
腐烂病是苹果产业中的重大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主要是子囊菌门的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腐烂病的广泛传播对苹果种植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探讨V.mali的侵染定植、感染致病及其防治策略,本研究通过V.mali的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合基因组代谢网络的模型预测,从基因组层面及其相关代谢通路预测着手,分析V.mali的侵染机制和致病机理,旨在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
学位
霸王复合体隶属于蒺藜科(Zygophyllaceae)霸王属(Zygophyllum),是中国西北干旱生境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霸王复合体在过去30年里分布规模急剧减小。因此对我国霸王复合体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分化、群体动态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将为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奠定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霸王复合体存在一个基
学位
转录延伸因子复合体(Elongator complex)是一种多功能复合体,由六个亚基组成(ELP1/2/3/4/5/6)。转录延伸因子复合体参与DNA的转录、复制、细胞的胞外分泌、细胞内组蛋白的乙酰化等多种生理生化活动。转录延伸因子复合体负责合成tRNA第34位尿嘧啶上的修饰(mcm~5s~2U、ncm~5U、ncm~5s~2U和mcm~5U),该功能被认为是当转录延伸因子复合体功能缺失后导致各
学位
目前,油菜多室性状的研究多见于普通遗传学分析,但关于植物多室性状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结果基本来自拟南芥。本实验对芥菜型油菜两室亲本J248与多室亲本J163-4杂交与回交构建的BC5近等基因系单株花芽分化期茎顶端分生组织和开花时期不同大小的子房提取RNA,分别构建两个时期的多室与两室Bulk,依托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目的在于鉴别出芥菜型两室油菜和多室油菜在花
学位
甘蓝型油菜是白菜和甘蓝杂交而形成的异源四倍体物种,是一种重要的芸苔属油料作物。与遗传背景相同的黑色籽粒相比,甘蓝型油菜黄色籽粒具有种皮薄、油分含量高、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色素和纤维素含量低等诸多优点。然而,在甘蓝型油菜中没有天然形成的黄籽品系,现有的黄籽种质资源都是远缘杂交或人工合成的。黄籽性状一般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复杂,易受环境影响,选育优良黄籽品种难度较大。为揭示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
学位
水稻是我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病害都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植物的抗病机理有助于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减少植物病害所带来的损失。植物抗病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抗病基因和抗病相关基因。而与抗病基因相比,抗病相关基因具有持久抗性和广谱抗性的优点。本研究旨在对水稻中的生长素早期相应基因家族——水稻GH3家族第一组基因在抗病反应中发挥的功能进行初步探索,为水稻抗病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