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欧化结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没有一种文化可以独立存在,语言也是如此。在人类语言的不断演变中,每种语言都会阶段性地或连续地受到外来语的影响,从而在不断的接触中形成新的语言现象。英汉接触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和英语的接触日益频繁和直接,汉语吸收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不仅在词汇层面,还在句法层面对汉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汉语中出现新句法结构从而扩大了原有汉语语法规范,有的句式更是渗透到了口语中,形成新的语言变异,成为汉语中的欧化现象。自王力对汉语欧化现象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后,更多对欧化的研究只是描写与分析某一欧化句式。大多研究只是描写语言事实,而非解释语言现象,尤其是对欧化产生的原因论述较少。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框架,对几种典型欧化句式进行研究并探索引起汉语句法结构变化的内外因。原因有二:一是外部原因,即语言接触。英汉语言接触诱发了欧化的产生。英汉接触又可称为欧化发生的必要前提;二是内部原因,即能导致汉语在句法层面变化的内部语言特点。该原因又可分为三条:从屈折变化程度看,英语和汉语在类型学上关系相近,使得汉语受英语影响成为可能;汉语中存在某些语义不够清晰的成分,因此更容易包容英语结构成分;现在的某些欧化结构汉语中古已有之,但随着历史发展,有的处于休眠状态,有的销声匿迹,而对应或相似的英语结构则又唤醒或复活了这些句式。因为涉及到某些欧化结构和古代汉语结构相对应,本文采用历时与共时并重的方法。历时研究可以展现一些欧化句式发展的过程,而共时研究则揭示了某些欧化句式的现状。本文素材大部分收集自《光明日报》及《人民日报》,以及一部分文学作品,古代汉语语料大多收集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欧化现象、研究目的、理论框架和本文的结构。第二章回顾欧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大家对欧化的不同态度。第三章介绍语言接触理论的核心内容及揭示欧化得以发生的原因。第四章具体分析一些典型欧化句式,如:被字句,名词化现象,“一+量词”结构,连词使用频率增加等。第五章总结全文,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同时也给以传播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也引发了更深
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必要环节,汉字书写水平是为中国人语文素养有机结构的必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由新科技带来的文化传播手段的更新使得人们对书
现在的产品设计方法当中,价值工程由于综合考虑了功能和成本相互间的平衡而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是,一般的设计人员在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却大多偏重于在已有的产品结构下对
状态反馈在控制系统的各种综合问题的讨论中已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但是,或者是由于状态不易直接量测,或者是由于量测的设备在经济上和使用上的限制,使得许多情况下不可能来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克拉霉素组。空白对照组正
傩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婺源傩舞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前,传承千年却为人少知,它是婺源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
湿地,被誉为是“地球之肾”,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地球上具有独特水文特性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入,湿地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所特有的生态功能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重
严歌苓是当代旅美作家,也是异质文化语境下执著的书写者。她的作品以现代性的叙事技巧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人性的指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理性思考,因而备受关注。本文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近几年来生命教育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从生命教育的研究历程、内涵界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