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早期的电影院业研究(1896-1945)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JL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电影学界掀起了“重写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热潮,两者并不是分割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重写电影史”作为异于传统电影史研究的电影史研究路径,其“重写”意义下电影史述的研究思维、对象、方法、路径、范围等各方面的自我革新,都为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提供了现实可能。“中国电影学派”是旨在建构一个具有中国特质、蕴藏中国文化、表达中国精神的“中国电影共同体”,其的建构和形成要求包括“重写电影史”在内的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自我革新、自我创造。在此,“重写电影史”的首要任务就是还历史以真相,即廓清以往电影史书写忽视的历史陈迹;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为形成“中国电影学派”奠定历史基础。在“重写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学派”的双重召唤下,对中国区域电影史的研究已成为当下电影史研究的主流。哈尔滨早期电影史是中国早期电影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其在以往和当下的中国早期电影史研究中尚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当下对哈尔滨早期电影史的研究必然遵循“中国电影学派”和“重写电影史”的理论视域和路径。本论文主要截取1896-1945年的历史时段,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结合哈尔滨每一历史时段的整体社会状况,分列四章对哈尔滨早期的电影院业进行详细的历史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本论文写作之由来;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研究之目的、方法和意义。正文分列四章,第一章在布罗代尔“环境理论”的观照下,详述论述了1896-1905年哈尔滨的城市之兴和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电影传入哈尔滨的历史问题,总结了哈尔滨初建时期的非专业性电影放映空间。文章的二、三、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对应哈尔滨发展史上的“沙俄统治”、“民国暂管”和“日伪统制”三个历史时段,论述每一历史时段下哈尔滨电影院业的历史概貌。第二章详论述了1906-1917年的历史时段下的哈尔滨电影院业放映的整体繁荣之景。第三章则聚焦1918-1936年的历史时段,为细察彼时哈尔滨电影院业在沙俄统治之后、日伪统制之前的整体状况,将其细分为1918-1923的寒冬期;1924-1931的复兴期;1932-1936的低迷期。在针对每一历史时段的详细研究时,均从电影院经营、电影院放映与电影检查三方面入手,详述哈尔滨电影院业在不同历史时段下的历史特质和整体概貌。第四章则论述了1937-1945年自日伪施行电影业统制及其在“电影新体制下”的哈尔滨电影院业的历史变迁及具体样态。本文尊重史料,力求客观、真实的书写1896-1945历史时段下哈尔滨早期的电影院业的历史概貌及基本特征。对哈尔滨早期的电影院业的历史研究不仅对考察哈尔滨早期的城市史、电影业,而且为探析哈尔滨早期历史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有效路径,亦为“重写电影史”和区域电影研究提供了学术研究和现实实践的微小切口。
其他文献
日本东洋史学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与日本的国家主义、“脱亚论”风潮以及对外扩张政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近代史学和中日交流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本论文是以东洋史学先驱白鸟库吉的著作《从东洋史上看日本》为翻译文本、以翻译模因论为指导理论进行的翻译实践研究报告。《从东洋史上看日本》对研究东洋史、白鸟库吉的中国观、东洋史学对伪满洲国的态度以及揭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着重要意义。纵观翻译模因论与文本的结合,
学位
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在共同发展的同时,又面临着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的严峻挑战,增强国家实力与话语权刻不容缓,这也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利器。随着文化经济的迅速增长与人民意识的转变,我国已经意识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相对军事、政治和经济等硬实力而言,文化软实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深厚优秀
学位
中国和日本是唇齿相依的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と日本人》广泛地涉及中国和日本文化史及政治,为促进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及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文体特征为学术类散文,有别于严谨的论文和纯文学散文,题材新颖。该书对了解日本汉学家貝塚茂树的学术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国内海外汉学研究也有借鉴意义。但迄今为止,该书在国内尚无译本。因此,译者选择貝塚茂树所著的《日本と日本人》为翻译文本,以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已成为学习科学领域重要研究主题。后疫情时代,研究者再次将视野聚焦于在线学习,关注于如何提高在线学习投入与交互质量,进而提升在线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在CSCL环境下设计协作脚本,并通过实践探究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情况。本研究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协作脚本、学习投入等相关理论,将CSCL环境下协作脚本设计为协作计划、协作讨论和协作反思
学位
20世纪初,伴随着日本东洋学的兴起,津田左右吉的研究成果也进入到中国学术界,进而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关注以及讨论。而在津田左右吉的研究当中,对日本学术界影响最大的当属其对《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研究。以此为契机,译者选择了津田左右吉所著的《津田左右吉全集》(别卷一)中《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新研究》总论的第四部分『记纪的由来性质及二书的差异』及第五部分《记纪的记事的时代差异》。期待通过翻译这两部分内容
学位
新疆人文纪录片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漫长发展过程,随着新疆纪录片选题范围的不断深入,针对新疆人文特性选题的纪录片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类题材纪录片不仅反映了新疆的地域文化,还从典型人物的内心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新疆的人文特性。这种从人物视角来创作的纪录片以故事性的叙事角度为主,对观众来说具有一定的代入感。人文纪录片叙事策略的研究主要是从素材、解说词、人物形象、呈现语言等几方面展开的,通过分析人文纪录片的叙事模
学位
审美需求的提升、媒介技术的进步、文化消费市场的包容为互动剧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基础。互动剧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文化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与期待,而且促进了文化消费的发展。互动剧作为文化消费的产物,不论是在生产创作方面,还是在传播发行方面都与文化消费紧密相连。互动剧带有强烈的“私人订制”色彩,让文化消费者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文化产品的制作理念、消费观念、风格形式,且互动剧通过带给文化消费者真实的参与感、沉浸性
学位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审美意识形态特质的综合艺术,其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青春电影作为一种全世界都在发展的影片,因其可观的票房收入以及引发的高度讨论,甚至形成某种文化与社会现象,代表了当下流行文化与娱乐消费的主流内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也加快脚步在弥补现代化带来的困境,以及产生的身份焦虑。然而对于还未融入主流社会的青年群体来说,他们更加需要证明自己来获得认同,确立自己的身份。而这种找寻身份以
学位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社会结构进行了重组,经济建设得到新发展,文化建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这段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少数民族则是作为民族文化宣传的符号不断吸引人们关注。摄影自诞生至今作为承载信息传播的媒介对文化发展的记录和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记录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像作品一直为人们所关切,少数民族影像与全球化进程一起发展变化,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少数民族
学位
19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扰,不得不打开封闭已久的国门,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世界性大移民浪潮的的历史环境下,许多日本人开启了向海外移民的道路,美国成为日本移民重要目的地之一。日本移民到达美国之后,从事不同职业,包括农业、商业、工业、牡蛎养殖业、服务行业等,势力逐渐壮大。日本移民弥补了美国劳动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亦引发了美国声势浩大的排日运动。本文由绪论、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