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的非常时期,创业活动不仅是劳动力寻求自我突破的新方式,也为国家和社会的转型提供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就业难现象”越来越成为困扰大学生的社会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之一,也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接轨,形成产学研协同发展局面的重要手段。面对解决就业困境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甚至各高校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虽然近年来大学生的创业情况有所起色,但与发达国家的青年学生创业的数量和质量比较起来,仍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大学生创业最近几年才成为热潮,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课题较为宽泛。本文的研究从创业教育出发,重点关注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围绕这一主题,本文进一步探讨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创业环境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相关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面向383名大学生群体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21.0等工具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对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首先,有效的创业教育能显著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而且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和氛围教育都能有效发挥作用;其次,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一方面受到创业教育的显著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明显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再次,创业环境作为外部环境,对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的关系以及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最后,创业环境对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发挥的中介作用同样起到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完善了研究模型,深入探究了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对创业意愿影响的作用机制;细化了指标维度,引入环境氛围维度对各指标进行全面的评测;从管理实践出发,为高校及政府提高大学生创业主观积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