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六区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其储量主要集中在厚油层中,但目前所有厚油层都因注水开发而见水,油田开发已处于特高含水期,挖潜的难度日益加大。厚油层内的夹层把储层分割成多个连通、半连通和不连通的流动单元,因此分析确定夹层的存在及其本身对油层内部流体的影响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13口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井震联合建模、高精度砂体属性建模和夹层三维空间建模以及夹层体GPU透视刻画等技术,对选取井油层内存在的夹层进行精细刻画,形成三维可视化图件,本文共识别出研究区内存在夹层35个,其中PⅠ32层沉积单元内存在夹层14个,P Ⅰ 332层沉积单元内存在夹层21个,并绘制了夹层三维空间展布图及透视图。通过对夹层可视图件的分析,识别出的夹层分为三种类型即过渡型、随机型和连续型,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可进一步分析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根据刻画出的三维图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验证。对比夹层的存在对驱替介质在储层内流动的影响,确定出夹层的连续性对措施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影响情况,对采出井或注入井进行个性化调整。从实际效果看,调整后的采出井含水下降,产油上升,取得了良好的调整效果。因此,夹层的精细刻画为特高含水期有效动用剩余油和生产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