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景观变化及其生态风险评价——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移民是伴随着生态压力转移的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行为或类型。对迁入区的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土地景观利用结构和类型,理论上会产生显性或隐性生态风险。文章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景观生态学和生态风险等理论为指导,以红寺堡区为例,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运用ArcGIS、ENVI技术、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和Geoda空间自相关软件等集成技术方法,研究了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问题。研究结果显示:  (1)红寺堡区土地景观要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草地,占比达58%,其次为耕地,占比为32%。面积最小的是未利用地和水域。研究期间内草地面积减少,其他土地景观要素面积都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耕地面积增加最多,其次是建设用地,土地景观利用面积的变化反映出红寺堡区建设和发展的趋势。耕地、未利用地、沙地是研究期内动态变化较大的土地景观类型。且这三类土地景观和草地之间转换较为剧烈。水域由于本身面积的限制,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活动最微弱。各类土地景观变化较为复杂,总体而言,红寺堡区土地景观正朝着破碎度、异质性程度增加的趋势的发展。  (2)红寺堡区土地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研究初期被高度风险区、较高风险区所覆盖,到研究中末期(2005-2015年)风险区由较高风险和中等风险区所主导,高度风险区面积减少,低度风险区面积增加,生态风险开始呈“纺锤”型结构分布。从生态风险区分布变化来看,高度以及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红寺堡区的中北部、西南部分,大致对应红寺堡镇、柳泉乡以及太阳山镇的中北部和大河乡的西南部。生态风险低值中心以红寺堡区的中南部即新庄集乡的中部最为明显,其次在太阳山镇与柳泉乡镇的东部边界处。  (3)红寺堡区土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的集聚效应。1995-2015年MoransⅠ值有所波动,除2000年MoransⅠ值最低为0.3494外,其余各年份的MoransⅠ值均保持在0.4500以上,2015年MoransⅠ值最高,为0.5126。MoransⅠ值的波动变化代表了红寺堡区不同时期的空间趋同性变化状况。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指数分布以高-高集聚(H-H)和低-低集聚类型分布为主(L-L),低-高集聚(L-H)和高-低集聚(H-L)分布现象不明显。高-高集聚(H-H)主要分布在红寺堡区的北部和西南角,低-低集聚(L-L)则主要分布在红寺堡区中东部,高-低集聚(H-L)和低-高集聚(L-H)零星分布在高-高集聚(H-H)和高-低(H-L)集聚周围。  (4)针对红寺堡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异规律,科学选址移民安置区,合理规划移民人口容量;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扬黄灌区和小流域资源管理;因区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其他文献
传统的人口统计方法是以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把人口统计数据平均分配到统计单元的区域内,而未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一系列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历史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由于在实
随着我国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话题。现阶段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以专门
文章以湖南省株洲市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推动株洲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从而提升株洲市整体实力。本文以推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并有重点有方法地对如何实现开放型经济发
冰川末端是冰川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冰川末端变化的研究可以为未来冰川及其水资源变化预测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2009年冰
目前,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已成为旅游地研究的核心领域。而国内研究大多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为目的地用以对外宣传和吸引客流的旅游品牌形象。基于此种界定,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土地。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攀升,导致大量优质耕地消失,随之带来的土地供需矛盾与人地矛盾关系越
学位
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难题,地表覆盖措施是解决旱作农业缺水的有效途径。因此为探究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在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生产中的调温保墒效果,本论文在宁夏盐池县进行随机小区试验,分析了 3种不同地表覆盖措施(地膜覆盖PM、砾石覆盖GM、秸秆覆盖SM)和对照(无覆盖CK)对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玉米的出苗率以及生长状况的差异;利用染色示踪和图像分